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的效果

2018-04-22蓝水浓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黄疸

蓝水浓

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广东阳春 529600

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是两广地区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当新生儿出现缺氧、感染症状后,会加重病理性黄疸,形成高胆红素血症,甚至会引发胆红素脑病。新生儿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不同的治疗药物获得的临床效果不一。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含有巯基的三肽类化合物[1-3]。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00例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主要对象,评估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主要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0例/组。对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日龄为1~ 28d,平均日龄为(17.45±2.23)d;平均胆红素水平为(210.14±2.13)μmol/L;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为(7.65±0.86)分。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日龄为 1~ 27d,平均日龄为(17.41±2.33)d;平均胆红素水平为(210.47±2.28)μmol/L;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为(7.78±0.65)分。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儿在各项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5]:(1)均确诊为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病理性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中的治疗方法无过敏史或禁忌证;(3)患儿家属知情、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治疗8h,停10~16h后再进行下次治疗。同时给予保暖、改善缺氧、维持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

观察组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H20070010,0.3g)治疗,给予 300mg还原型谷胱甘肽溶于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以3d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6-8]:显效:治疗后,患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完全消退,总胆红素值<150μmol/L;有效:患儿皮肤和巩膜黄染明显消退,总胆红素值为150~205μmol/L;无效:皮肤和巩膜黄染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值在206μmol/L以上。(2)观察指标: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两组患儿的MDA(丙二醛)、NADPH(还原型辅酶Ⅱ),NADPH测定用比色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②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需换血的病例数。③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④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皮疹、发热,计算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200例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和数据均纳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两组对比中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换血比例等计数型指标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型资料(MDA、NADPH、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MDA、NADPH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MDA、NADPH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MDA、NADP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MDA、NADPH水平比较(±s ,ng/m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MDA、NADPH水平比较(±s ,ng/mL)

注: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MDA对比,t=5.222,P=0.000;NADPH对比,t=0.856,P=0.000。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MDA对比,t=4.568,P=0.000;NADPH 对比,t=4.787,P=0.000

组别 n MDA NADP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00 18.23±2.35 15.45±1.56 1611±105 1821±137对照组 100 18.25±2.74 17.38±1.45 1612±104 1724±135 t 0.055 9.062 0.067 5.043 P 0.956 0.000 0.946 0.000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3。

2.4 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换血比例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换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4。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100 278.56±45.26 104.25±20.23 7.457 0.000对照组 100 277.86±46.28 130.55±21.15 8.252 0.000 t 0.108 8.986 P 0.914 0.000

表4 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换血比例比较

2.5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7.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男性患儿为主要患病人群,多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的2~3d有黄疸[9-10]。呈现进行性加重、进行性贫血,伴有高胆红素血症,可见肝肿大、网织红细胞增多,经检查,G-6PD定量低于正常值。有报道指出[11-12],G-6PD缺陷高胆红素患儿经蓝光治疗后容易出现溶血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蓝光敏感性强,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弱,因此,临床上要增加药物治疗。

本研究采用蓝光照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患儿,在总有效率、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需换血治疗和MDA、NADPH水平上较单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相比,均有明显优势,这与以往报道中的部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相似性[13]。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到多种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有毒物质,可与有毒物质结合生成减毒物质,对血红蛋白和蛋白膜形成保护性作用,可以不受到氧化损害的影响[14-16]。此外,本组研究结果还提示,增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并不高,这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用药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患儿的痛苦。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致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消退黄疸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还原型谷胱甘肽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