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2018-04-21格日乐图雅

当代旅游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艺术思想政治教育

格日乐图雅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文化艺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用贯穿于先进文化的建造当中,促进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华与发扬,推进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合和凝聚功能,因而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使命贯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简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因素:

一、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的展现,也是人的素质的体现。人的活动又通过文化的相互影响,共生出一种发展文明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想人民之所想,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在人们的思想和内心深处进行文化的熏陶和引导,最终人们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外化到日常行为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领导重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文化在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邓小平指出:“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只有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才能真正主抓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促进社会风气的不断进步,这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认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阐不问。怎么能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共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

三、红色基因教育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和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和服务品格。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历史和地方文化传统的博物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素材和主要阵地,尤其要在青少年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邓小平多次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习近平主席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传达者。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这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强度和成效实现的程度。不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而且政治、法律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五、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引导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作为双刃剑,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双重的,即利弊共存。以積极的态度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加强网络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有效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建立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无论是内容,或是形式,都要有鲜明的主题,都要用主动积极的意识去占领网上阵地,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红色网络,以其鲜明特色吸引广大群众的视线,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创建良好态势的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艺术性,突出表现在精神领域层面,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世纪是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世界各国重视发展“硬实力”的建设,都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渗透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念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2]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EB/OL].(2014-04-01).

[3]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

[4]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习近平三年十一次接受红色基因教育[EB/OL].

猜你喜欢

文化艺术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省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政府拉动新消费的可行性研究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谈紫砂《如意仿古壶》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