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4-21杨涛
杨涛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学徒制连接校企的桥梁作用,提出了将现代学徒制应用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个途径:规范管理制度与流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重视双师团队建设。
关键词: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服务市场持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渐成熟。除生产制造之外,销售、售后、定损、维修、理赔、二手车评估等等一系列的市场化需求不断扩张,而且车源、车种、服务对象及服务形式也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汽车服务业成为了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技术服务性行业。然而,与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汽车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掌握一线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十分紧缺。这就说明当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没有与汽车产业的升级相同步,且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训练力度欠缺,对现有的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改革迫在眉睫[1]。
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突出
1.实训课程缺乏训练力度
虽然现在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意识到了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实践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实训教学环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学校所能提供的实训场地与设备非常有限,实训项目单一、简单,实际汽车维修间每天所面临的汽车故障现象错综复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训环节是很难解决的。
2.实践环节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院校在实践环节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实验、实训特别是实习环节组织管理松散。学生乃至教师的认识不高,不能针对项目特点详细的设计导向方案,更谈不上规范的实施、考核及总结,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
3.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教师招聘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毕业生,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匮乏。一般的双师教师培训和顶岗挂职锻炼获得的实践能力同实际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差距甚大。
二、现代学徒制——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针对当下各类职业教育人才技术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差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社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其功能定位是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为实现技术创新提供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它融合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将单一的学校培养扩展为校企二元主体培养,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担当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在学校完成系统的文化课程和基础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在合作企业中完成专业技能课的训练,保证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有效锻炼[2]。
三、现代学徒制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学徒制由学徒培养序列和学校培养序列这两个方面的深度合作构成,其目标是使技术技能人才获得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1.规范管理制度与流程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不单单是需要对教学方式做出一系列改变,也不单单是通过校企合作确立单纯的师徒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更需深化工学结合,建立一套现代式的学徒教育制度体系。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所学习的氛围场所和企业相同,如果没有完善和严格的实施流程及制度,那么现代学徒制有可能只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和想法,无法真正落实,那么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为了提高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下学生综合素质,并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和满意率,切实维护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努力做到学生、学校、合作用人单位、家长四方满意,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把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内容建立在公共的汽车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具体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以及对培养结果的评价认定等方面的制度[3]。
2.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为生产服务的,它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汽车专业应用现代学徒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汽车行业培养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由于企业相比学校更加熟悉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其所学的课程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学校应当邀请汽车行业指导委员会协同企业骨干与学院教师共同分析专业基本通用能力,对区域行业(诸如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車销售)的深入调研分析,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加强实训课程的科学性,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整合。如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增加基础化学课程等;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个性化改装、二手车交易服务等特色课程,设置美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选修课程;或是增加汽车保险和理赔实习教学环节等[4]。
3.重视双师团队建设
指导教师的质量是影响现代学徒制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汽车专业双师队伍的建设将是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环节。要完善双师队伍的选拔、管理制度,不仅要“走出去”——定期安排专任教师到汽车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汽车企业运营模式,熟悉车间及汽车服务业实际工作,切实提高师带徒的学习效率;还要“引进来”——构建拥有汽车认证诊断技师、系统技师、销售公司内训师和一线保养技师及销售顾问的庞大兼职教师储备库,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及时调整和安排相应的兼职教师实施现代学徒制,通过这种动态、灵活的兼职教师聘任机制,使进站学习更加丰富饱满,弥补汽车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对市场发展及行业动态了解的滞后性。
四、结语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人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制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都需不断探索,日益完善。推行现代学徒制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企业化实习场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带下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彭高宏.高职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20-22.
[2]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30-38.
作者简介:杨 涛(1990-),男,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新能源车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