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8-04-21余大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交流合作一带一路

摘要: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作为教育大省的陕西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陕西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发挥自身科研和地缘优势,根据国家和陕西省当前发展重点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陕西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向世界发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重视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有序推出,为夯实“一带一路”建设根基打下良好基础。

陕西省高校数目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科学和研究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与优良的人才储备,具有开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基础。陕西省拥有高等学校108所,其中普通高校93所、成人高校15所。普通高校中,有3所“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含第四军医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高校19所(含5所军队院校)、硕士学位授权高校31所(含6所军队院校)。有民办高校18所(本科9所、高职9所)、独立学院12所。国家级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3-5位。全省高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5个,建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98个。下面就陕西高校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发展战略,提升陕西高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办学水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陕西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的重点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关系良好,沿线国家教育资源丰富、各具特色,与陕西高校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陕西省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积极沟通,互相学习,资源共享,推进沿线国家和陕西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一)保持教育合作交流渠道通畅

实现签证便利化,提升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空间。鼓励学科、专业接近的陕西高校和沿线国家大学缔结姊妹院校,深化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陕西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定期举办大学校长论坛,推动高校间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合作。将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

(二)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

语言是实现“一带一路”互通的重要方面,陕西要逐步将沿线国家语种专业纳入高校外语课程体系。发挥陕西高校人文历史语言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国家语种专业设置和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支持陕西高校与沿线各国在陕合作开办本国语言专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6年12月,陕西省属的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相继成立了中亚学院和丝绸之路研究院,积极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學发起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两年来,已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参与,标志着陕西省与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

(三)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

设立“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为沿线各国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优秀技术人员。注重来陕留学人员培养质量,把“留学陕西”打造成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扩大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带动更多陕西大学生去沿线国家留学或短期研修。近年来,来陕学习的外国学生呈持续增长态势。截止到2017年陕西省共接收来自200 多个国家的9800多名国际学生。在国际学生人数和培养层次上都有较大发展,建立了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国际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培养了一批知华、爱华的国际学生,为陕西省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教育、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提高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议

(一)加强协调合力推动

省内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统筹协作,有序开展“一带一路”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陕西开展“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厅应与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等部门和陕西省行业组织紧密配合,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畅通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渠道,对接沿线各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陕西各地区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地方特色,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有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缔结“友好省州”、“姊妹城市”关系,支持陕西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做强陕西高等教育。

(二)高等学校交流合作有序前行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陕西高等院校走出国门,集中优势学科,开展境外办学,选好合作契合点,构建境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能在国外顺利落地生根、发展壮大。陕西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39所,例如整合陕西省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模式,合作设立职业院校或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当地“一带一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三)陕西文化助力高校国际化发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西安,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拥有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9个,多处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陕西要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学、影视剧等形式,通过网络、广告、论坛、展览、艺术节等媒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展现陕西文化,进一步扩大文化传播效应,提升陕西知名度和影响力。陕西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之间开展教学科研或联合办学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留学陕西,也可将更多的中国学生送入中亚、西亚的高等院校学习交流,以增加国家和高校间的学术、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段从宇,李兴华. “一带一路”与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5).

[2]柯森. “一带一路”背景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研究浅识[J].比较教育研究,2015(6).

[3]魏晖. “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4]刘静.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进滇缅教育合作的现状、挑战与前景[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4).

作者简介:余大伟(1982-),男,汉族,陕西汉中人,管理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国际学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交流合作一带一路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