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18-04-21胡江虹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物流管理工匠精神

摘要:主要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并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介绍了因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岗位需要、高职院校的未来生存发展需要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实现需要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培养高职物流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应深化校企合作,升华“工匠精神”;加强专业实训,内化“工匠精神”;借助专业课程,贯穿“工匠精神”;建设“双师”师资,培育“工匠精神”;结合校园文化,传播“工匠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F25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培育本质是态度的学习,即对职业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物流管理行业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踏实负责的职业精神,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培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从业者具有“工匠精神”

当前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培养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来推动我国产业技术革新,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强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物流企业岗位需要学生具有“工匠精神”

物流業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客户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诚恳的服务态度、专业的服务技能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服务要求。

3.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实现需要学生具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促进劳动者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物流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但是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因此学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就。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1.深化校企合作,升华“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手段。培育“工匠精神”仅依靠职业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达成,还需要调协多方支持与协作,尤其需要以企业为代表的大力支持。按照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物流学生通常都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完成校企合作实践锻炼,校企合作让学生提前感受未来的真实工作与实践场景,使高职物流学生在提升物流工作技能的同时提升“工匠精神”。

2.加强专业实训,内化“工匠精神”

物流专业实训是职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将“工匠精神”内化为高职物流管理学生的个人素质,需要经过实训锻炼,在此过程中慢慢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开展的专业实训通常是以单门课程为载体进行的,随着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出复合化趋势,高职物流专业要根据社会需要,将多门相近课程进行整合与交叉设计,以物流专业课程群的形式开展专业实训,培养“工匠精神”。

3.借助专业课程,贯穿“工匠精神”

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物流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因此,培育“工匠精神”应切实抓好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该根据外部市场的需求,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弘扬“工匠精神”,提升高职物流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格。专业教师要深入研究物流行业的新动态、新要求,将其融入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中来,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4.建设“双师”师资,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工作经验,能够有效提升高职物流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能够将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每一个学生传递。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校专任“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还要加强物流企业兼职教师的外聘工作,为培养高职物流学生的“工匠精神”创造条件。

5.结合校园文化,传播“工匠精神”

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构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平台,组织整理好工匠故事,建立故事资源库,传播好工匠故事,搭建故事的传播平台,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观与理念融入故事中,高职院校还应紧跟时代发展,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媒体等渠道来大力传播属于自己的工匠故事,以物流行业中发生的“工匠精神”真人真事作为宣传典型。

总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认识到“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多途径、多方式培育高职物流学生的“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物流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伟,李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4):22-28.

[2]黄丽娟.高职院校深化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6-9.

[3]黄成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5):41-42.

[4]张德文.“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32-41.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75.

[6]程宇,樊超.培育工匠精神: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J].职业技术教育,2017(30):20-23.

[7]贾广敏,苑振柱.“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协同创新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J].价值工程,2017(27):213-214.

[8]周海英.中日德比较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7.

作者简介:胡江虹(1981-),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就职于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物流管理工匠精神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