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

2018-04-21赵瑞利马吉飞胡烨秦顺义邵华王菁孙跃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6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创新创业应用型

赵瑞利 马吉飞 胡烨 秦顺义 邵华 王菁 孙跃

摘 要: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企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有效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创新理念下,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过程中开辟新的路径,高等农林院校应该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基地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学校和基地共建单位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模式,校企共建校外创新基地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型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探索并巩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校外创新基地的重要最用,是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长效机制;应用型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资金项目“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20170903)

持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大学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众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连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与行业内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尤其是校企共建校外创新基地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型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高等农林院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农林院校教学实习质量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这一趋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3]。目前尤其是应用型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外创新实践基地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动物药学专业大学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性实践的公共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

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体系还处于积极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合作共建的积极性不高或是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高校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并且探讨建立长效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机制是目前大学生校外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具有显明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不仅在知识创新、讲授、传播及应用方面具有基础作用,而且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和人才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以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为例,近年来天津市及其周边省市现代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目前天津市约有兽医及其相关企业500余家,需要大量既有高水平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与控制技术,又具备现代畜牧业管理知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兽医学专业人员,依据天津市建设都市型现代畜牧业的宏伟目标,完全依托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资源来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学校外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是深化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加强学生了解社会、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的有效平台,是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台。高等农林院校可以借助社会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技术力量,让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纽带作用,加强了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交流,拓展了学校教师专业技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可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达到“院企”双赢的目的。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众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连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与行业内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以校企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型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大学生校外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措施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与瑞普、中升、生机集团等规模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多个校外实践创新基地,通过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实践教学条件设施、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和开放共享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开放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健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由以学校管理为主向企业管理为主的转变,对校外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并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选聘基地的指导教师负责协调基地的日常管理。学院选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与基地的学生管理人员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承担学生在实践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指导基地建设和管理,保证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实践指导等工作运转正常规范。

企业配备一支业务强、技术精,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有相应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学生实践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承担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在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

学院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践期间的考勤、考核等工作。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应共同把好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规范化控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

2.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改造,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是发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重要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高校教师基本上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和临床经验,可以说是偏理论型的师资队伍。为了不断提高实践基地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可以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锻炼的方式,充分依靠现有师资力量,通过培训的方式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部分科研岗位,承担“双师素质”型教师的培训任务。及时提供本行业企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学院在扩充兽医学师资时,优先引进有承担国际或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研究生基地的指导师资队伍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学院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研修,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赴合作企业进行研修的项目、内容和方式。基地选送兽医学的高级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基地担任实践教育工作的人员赴学院参加交流和培训,提高理论素养[5]。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承担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提高发现和解决兽药研究与开发的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师的科研实践经验。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企业和学生都欢迎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 评价校外实践创新基地的培养质量

积极探索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培养质量与考核与评价机制,创新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教育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企业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到合作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企业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大学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将部分学生课程直接安排到企业的科研开发第一线进行教学,将课堂搬到科研实验室,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校外实践课程和校企联合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建立由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机制[3]。除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下效果的评价,将更注重联合培养企业和社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校外实践教育方案,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校外实践教育培养过程,优化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4.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方式

在基地建设方面,学院和企业主要采取“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方式[3]。高等农业院校与企業利用双方优势,在共建实训基地同时,企业以场地、资金、设备设施、技术等投入方式为主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学院以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投资为主,参与实习基地建设。采取联合申报项目、委托研究和联合攻关等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和签订大学生就业协议,为企业挑选学院优秀毕业生,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良好机制[4]。

为维护和共建基地间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并细化高校和共建单位之间的合作、监督、评价机制,制订了《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基地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稳定,每年均能接受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作为遴选校外实践基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采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加强了与校外实践基地的联系、沟通和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三.结语

实践基地合作创新模式是高校同企业共同建立创新基地的一种合作创新模式,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监督与管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并对校外实践教育的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一过程具有极强的培训功能,有利于企业在理论创新水平上接近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探索前沿,院校通过学生在实践基地的企业环境中的适应及实操培训历练,能够更加敏锐地找到学科建设与企业对接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

目前与基地无缝对接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培养质量保障及其评价体系,解决企业用人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差距,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评价优势,培养专业对口应用型人才。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高度共享,提升基地的培训质量,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益,是创新基地的最终目标和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 李文信.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1 ( 35) : 162-164.

[2] 李伟,朱志平,陈兆夏,王恬.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J],91-94.

[3] 周虎,申少华,彭青松,刘爱华等.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研究,广东化工[J]2014,18(41):187-188.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创新创业应用型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