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支T梁桥面铺装加固设计

2018-04-21李龙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5期

李龙利

摘 要: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梁体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横向联系较弱,造成梁体受力不均,使得桥面铺装破损严重。某立交桥为背景,简述将铰接改为刚性连接在T梁加固技术的应用。加固铰缝、横隔板和增加横向预应力,以增强结构横向联系,使得T梁之间由铰接变为刚性连接。通过有限元初步分析发现:在设计荷载偏载作用下,原桥梁结构相邻两片T梁跨中位移相差最大达6mm;变为刚性连接后,各个梁体跨中位移基本按照直线分布,位移协调,不会出现相邻梁体之间很大的位移差,加固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 T梁;桥梁加固;铰接;刚性连接;横向预应力

1 工程概况

某立交桥于1994年建成通车,全长486.5米,共6联,跨径组合为:4×20+4×20+(20+25+25.3+16.2+20)+3×20+4×20+4×20m,由1孔跨径为16m的普通混凝土简支T梁,21孔跨径为20m的普通混凝土简支T梁和2孔跨径为25m的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T梁组成。桥面净宽0.5m+15.0m+0.5m,双向4车道。下部结构为桩柱式轻型墩台,桥墩直径为1.1m,桩基直径为1.2m,钻孔桩,分离式承台。

由于桥梁交通繁忙,重载车辆极多,造成桥面纵向严重开裂,形成多处纵向坑槽等病害,此病害曾于2012年进行了专项整治,但整治未达到预期效果,此后又经多次维修,屡修屡坏,已经严重危及桥梁结构及行车安全。

2 桥面铺装病因分析

根据桥梁普查结果,T梁之间仅靠横隔板钢板连接,钢板连接体现了铰接的思想,但是钢板刚度不足,无法传递剪力,梁体之间的剪力仅靠8cm厚度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承受。通过有限元初步分析发现,在设计荷载偏载作用下,相邻两片T梁跨中位移相差最大达6mm,梁体跨中位移分别为0mm、1mm、7mm、13mm、8mm(从未加载侧向加载侧),变形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活载作用下引起梁体之间位移不协调,导致梁体横隔板错位。當T梁之间的位移差反射至桥面时,桥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长期的荷载作用,会引起桥面开裂、破损。由于以前未解决梁体之间位移不协调问题,所以造成了桥面铺装屡修屡坏。

3 加固设计

3.1 加固设计方案

加固铰缝、横隔板和增加横向预应力,以增强结构横向联系。通过加固铰缝,使得T梁之间由铰接变为刚性连接。

(1)将T梁铰缝两侧各20cm范围内混凝土凿除,保留翼缘内原有钢筋,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将原设计主梁间的铰缝变为刚接。新浇筑混凝土内钢筋与主梁翼缘上、下缘钢筋焊接,并增设环状箍筋,提高刚接缝的抗剪能力,如图2所示。

(2) 将T梁横隔板之间的焊接钢板拆除,凿除两侧各20cm范围内混凝土(与铰缝两侧凿除的混凝土宽度相同),保留横隔板内原有钢筋,新浇筑混凝土内钢筋与保留钢筋焊接。将原设计横隔板间的钢板连接改为刚性连接后,可提高结构横向刚度,改善结构整体工作性能。

(3)增加横向预应力,将每孔10片T梁拉紧,增加整体性,如图5所示。

为了使得钻孔直径最小、分散,对主梁损伤最小,同时横向力相对比较均匀地施加在主梁上,施加预应力时采用小股多束的布置原则,每股钢束由一根s15.2mm的钢绞线组成,在T梁2道横隔板之间,位于梁肋与翼缘板交接处分别增加3束预应力钢束,每孔梁共设6束预应力钢束。

(4)重新浇筑桥面铺装。

3.2 加固效果分析

变为刚性连接后,在与前面相同荷载、相同位置作用下,跨中梁体位移变为如图3所示趋势,各个梁体跨中位移基本按照直线分布,位移协调,不会出现相邻梁体之间很大的位移差,加固效果比较明显。

4 结论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中。在简支T梁桥梁中,将铰接改为刚性连接的方式,成功应用于多座桥梁中,根本上解决了“单梁受力”的问题。根据后期的运营的结果表明,该桥桥面铺装开裂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说明加固铰缝、增设横向预应力的加固技术改善了T梁之间的协同受力,加固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

[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