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殿里走一遭
2018-04-21毛守仁
毛守仁
山西省蒲县柏山东岳古庙,以其十八层地狱的宏大规模吸引着中外学者、游客。
老百姓有句俗话:“生不进官府,死不入地狱。”吓怕了。但我们都是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地上长大的,在各地也常见一些小型的地狱景点。
中国的民间文化像中国农民一样宽容、大量,而又随和。所以庙宇里的各种构想常常顺应天时、地利加以蜕变,使其适应当地群众的口味,地狱也便各不相同。
东岳庙是“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行宫,小说《封神演义》里封这位大帝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所以庙里天宫地府齐备,泥塑又多又大,单是地狱里的泥塑就有140多尊,个个同真人大小。
中國人对神向来是敬而远之的,不像西方,人们幻想进入天堂。这或许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神把所有的位置都占满了,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安放,所以老百姓盖新房时屋顶加一个小小庙楼以请他栖身。想想天堂已如此拥挤,后来者便渐渐丧失了成仙的奢望,把天堂留给那些永远呆在那里的诸神。
据学者们考究,中国上古地狱观念的形成,与太阳运行的方位有关。古人看到日出东方,中午偏南,黄昏西下,便推测夜间它一定是去往北方。何况东、南、西三方白天都能照着太阳,唯独北方不见天日,老百姓称之为“南背阴”。因此“阴”的观念非北方莫属,阴间地狱不修在北方又往哪里修?
有此讲究,所以过去只是庙宇、衙门等建筑才位于北边,所谓“天下衙门朝南开”,而普通民宅要避开这方向。如果修盖四合院,正屋(即北房)也要空给祖先,供作祭祀用。
后来自然没这种谦让了,北房向阳、采光好,活人居住更舒适些,渐渐地就当仁不让了。
不过东岳庙的北屋活人则不宜久留。它完全在地下,比地下室还要低,是彼岸世界。
顺着台阶往下,一共有十八层。
中国人对数字别有一种运用习惯,或者叫运用规则。比如“九”,皇家专用似的。除了皇宫门楼,不可以修九丈九尺九。“九五之尊”,则用来称呼皇位。而“十八”却分派给了幽都冥界。
相传泾河龙王擅改雨布,犯了天条,向唐王求情,说他明日午时三刻将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只有唐王能救得他。李世民心想,魏征是自己的丞相,这有何难,于是答应了龙王请求。
第二天午时,唐王宣来魏征与他下棋,意在缠住魏征不得脱身以救龙王。谁知魏征在阴阳两处任职,他下棋中间伏案打了个盹,便梦斩了泾河龙王。
老龙王怪唐太宗许诺不行,这才到地府具告。唐王不解,心说魏征一直在皇宫,身上又没带刀,怎么能去处斩龙王?
原来魏征斩龙王用的是菖蒲。
菖蒲虽是草,却有斩妖之功效。所以端阳节这天,许多人家门上要插菖蒲。明里好看,暗中可以斩妖。对猝不及防的恶运不能抵御,民间便用一些镇物来避邪,不但不破坏家庭的安祥气氛,反倒添了一种情致。
若说民间对地狱事知多少,阎罗王是大IP,却鲜少人知极其残酷的五阎王。
民间祭祀亡灵的活动中有重要一项叫“烧七”。从死去的当天数,数够七天是一个七。如果这天恰恰碰上阴历的七数,便叫“犯七”。第几个七天犯七便称之为“犯几七”。如果“犯五七”,说明死者要经过五殿,亲戚们便要格外认真对待,比烧别的“七”多下点本钱,以便使死去的亲人少受罪。
说来或许还有几分戏谑成分。五阎王气势汹汹,如此残暴,却喜欢拈花惹草。如此烧“五七”时,要做一把漂亮的纸伞,伞上扎满牡丹、芙蓉、芍药等四季鲜花。
据说五阎王一看见这么漂亮的花团锦簇,就会全神贯注来欣赏,而不顾及别的。被送在五殿过堂的死者便可趁机钻在伞下开溜。
要形成“保护伞”,钱财是少不了的,就像民间老百姓拜先人,一定要烧钱纸。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这在阴间也是真理。
金箔和银箔的“方千”;方块草红,中间穿孔的“大光明”;小如铜板的实心草纸“小光明”;现代形的洋钱票子;还有一种用白纸剪得外圆内方的纸钱,是专门往路口撒了买路的……古钱币学者未必识得,却在丧事的烧纸盆里常见。
不管烧的、撒的,都是让死者身上宽裕点,随处可用于打点,少受委屈。
有钱能买鬼推磨,是说阳间事,也是说阴间事。为了不使死者有一时一刻的不便,于是一咽气,第一件事便是往嘴里放口含钱。
连慈禧太后都没能免俗仪,死后嘴里含颗夜明珠。谁知道为了这颗珠宝,让盗墓将军孙殿英把她给倒吊起来,拍打脑袋脖颈使其吐出来。口含钱竟给主人带来灾祸,也实在是始料不及。
反正管用不管用,这是后代尽孝的一种方式。“百善孝当先”。孝子要表现出对作古长辈的关心孝道,必须让长辈花钱。
讲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靠伦理而不是靠严密的法律。所谓“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行大礼的基础是“孝”。“自古忠臣多孝子”。朴素地阐明了“忠”与“孝”一脉相承的关系。那时候,文人会考或考取后放官,如遇到父母亲逝世,还得“丁忧”三年,以全孝名。
除此之外,地狱里也颇有人间烟火气。第八殿里有一老头,神情安祥,无欲无望,头上顶了一只大南瓜,叫人想起春节期间农民闹红火庆丰收的快乐。这叫刘全进瓜,是唐太宗游地府的一段经历。
唐王返本还阳,说:“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唯有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出于阎王口里,顿扫那一脸官僚气,增添了些柴米油盐的生活气息。
中国送礼委实普遍,民间做红白筵席,借了邻家的桌椅条凳、盆碗锅灶,归还时都不空手,或是喜馒头,或是糖糕,总有馈赠。这颗南瓜虽不贵重,却全了唐太宗的礼。只苦了刘全,弃家舍子,出使冥府。
这一故事,成为了许多民间民俗玩意的载体,比如:闹红火的扮相,剪纸窗花的构图,以及一种叫亡灵过桥的祭祀民俗。
俗话说:“所谓奈河桥上见善恶。”只要在世不欺心,就可过得了桥。说到底,这也是对善恶的一次检验。
如果过桥的死者是女性,后代要给她做绣花鞋穿。鞋帮上绣小狗、小鹅,嘴里还要讲:“小狗,小鹅,搀奶奶过河。”绣完鞋帮,还要在鞋底绣荷花。这是来对付奈何恶水里那些蓬头鬼的,嘴里讲:“小鬼小鬼你莫拉,奶奶脚上有大荷花。”
虽然阴朝地府叫人心有戚戚,其实会发现颇有民间情趣,一心只叫人有意为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