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烟雨,青团碧玉

2018-04-21李程莹

中华手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江南春青团豆沙

李程莹

春分,尝新

清明节将至,杭州老字号糕点铺“江南春”,从3月10日开始,加班加点做青团这个时令生意。因为纯手工制作,每天最多产2万个左右。

江南春的青团最大的卖点是新鲜。8个退休留用的老师傅,一大早起来现做现卖。不加防腐剂的青团,常温下只能保存3天。“刚揉好的青团粉冒着热气,一天做下来,手都会起泡,回家洗脸都不敢拧毛巾。”老师傅头发花白,但做起青团来依旧利落,他们手里捏出来的一只只圆滚滚的青团,被一排排整齐码放在屉子上。在“江南春”做糕点的老师傅,大都工作了几十年,揉面、裹馅,做一颗青团只需10秒不到的时间。

青团衍生于清明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清明节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候,因此又叫踏青节、寒食节,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为了不生火,寒食节期间的食物都可以事前制成糕点,供这几日充饥。在北方,有以面粉做成蒸餅,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粳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有下油锅油炸至金黄色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麦草汁舂合而成,并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也就是青团。

青团的青草除了艾叶,也可以是鼠曲草、麦青,这种绿色带着一种自然的香气和甜味,与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制成,流传百余年。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是应季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也日益淡化。

青草捣烂后挤压出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便大功告成了。

忆江南,思青团

年过70的韩寿祥是江南春的负责人,他特别介绍,做青团的打糕机是用了六七十年的老古董。“里面用的是石磨转轴,打出来的青团糕相比现在的不锈钢转轴,吃起来不黏牙,也更有韧性,还有浓浓的艾青味。”

江南春是杭州最传统的糕点店,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制作设备一直都沿袭传统模式。前店后厂,晚上生产,早上供应,糕团在下午就基本卖完了,而清明团子只会在清明节前后售卖。他们的糕团都是按不同的时节供应不同的品种,例如立夏就做乌饭糕,端午就做粽子。

今年的清明团子有黄豆粉、芝麻、豆沙三种口味,江南春曾尝试推出咸味的青团,后来销量不好就没再做了。每一种口味软而香,甜度也刚好,尤其是带有独特香味的黄豆粉,深受欢迎。

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南京称清明团或春团,温州叫清明饼,金华叫清明果,台州人则叫青毓。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格外重要。赶在三四月尝一口青团,是春分如约而至的见面礼。

韩寿祥说,江南春糕团店的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过去有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店面,后来公私合营后,在1958年明1日正式成立了“江南春”。发展最好的时期,江南春的店面多达23家,共有员工约200人。但如今只剩两家店面,20多位员工。

清明节,吃寒食,嘴刁的食客看不上那些工厂流水线上成批生产的青团,总会想到去正宗的、手工的糕点铺买。所以老店、老师傅、老主顾,这样铁三角的关系一直支撑着江南春糕团店。

但年轻一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江南春了,传统的门牌,没有噱头,售卖的糕团,外表也很普通。不过,韩寿祥也在想方设法让这家老店有些新变化。他申请了浙江老字号,也在电商平台开了一个江南春网店,把店里卖的寿桃、荷花糕、定胜糕等主打产品搬到互联网。以前清明团子做好后,“光着身子”就摆上摊位了;现在会用保鲜膜一个个包好,再拿出来售卖。一个青团2.5元,价格几年也没涨。

由于工作时间日夜颠倒,手工制作量大,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入行,其中包括韩寿祥的后代。倒是留下来的老师傅表示愿意坚持传统,能撑多久就撑多久。“目前还没有接班人。”韩寿祥难掩失落。年迈的韩寿祥还在为糕团店忙碌与坚守,在快速更迭的时代里寻找江南春的下一个出口。

猜你喜欢

江南春青团豆沙
青团大作战冷吃还是热吃
美味的青团
青团飘香
《江南春早》《下午三点半》
江南春早
江南春:诗人CEO的创业逻辑
豆沙冷却成块才能包月饼
爱情,真的可以战胜恐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