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约束职权的滥用
2018-04-21叶青
叶青
最近,在一些知名高校,一些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了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也是一位高校教师,“师权”的滥用确实在一些地方存在。在学生面前,“师权”应该用于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机会推荐、助力成才等。超出这些边界,就有可能出现滥用“师权”的现象。
从最近曝光的案例来看,不仅仅是在党政机关有权力腐败,在高校也有。只要在这个职务上拥有“职权”,就可能会有这一现象发生。在“职权”的滥用问题上,日本定义为“职权骚扰”。
所以,对权力的监督,应该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去年年底,就有媒体报道,一名小学副班长,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他多次以检查别人作业、学习进度为由,收受其他学生“贿赂”几万元。这简直让人无法理解、无法想象。
通过近5年来的深度反腐败,官员的敬畏之心、为民之心、感恩之心逐步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格局基本上形成。让民众看到的是,反腐败从党政机关延伸到军队、银行、国有企业。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通过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北大于2015年成立)之类机构,再通过这些案例的传播,对教师的各种行为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在互联网时代,大中小学的教师的任何不检点的行为,都会成为“头条”。因此,社交媒体也对人们形成了约束力。任何人的不检点,都会受到媒体监督。
最新出台的监察法,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由监督“狭义政府”公职人员到监督“广义政府”公职人员的转变,使监督不再有空白地带。
然而,现在新的问题在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部下的各种“职权骚扰”怎么界定?怎么处理?过去时常听到的就是上级在有女性在场时说黄色笑话、在办公室的“露骨言行”等。有的女性职员只好忍气吞声,有的愤然举报,有的一躲了之。这也是一种职场的“职权”滥用,与官场、学场、商场的权力滥用一样,值得高度的警惕。
这种职场的“职权骚扰”怎么处理?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这种“职权骚扰”更难以受到约束:这个企业都是我的,与员工关系好一点算得了什么?
有没有涉企的道德与纪律委员会?如果没有的话,工会、妇联应该可以成为“避难所”吧。
实践证明,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制约,都有可能。人、财、物、学、医等领域都有滥用权力的空间。让我们进行一个全社会的权力制约工程,让学生跳楼、上吊之类的悲剧不再发生。▲
(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