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地区庙台槭分布状况调查
2018-04-21李双喜郑曼莉
李双喜,郑曼莉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杨凌 712100)
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地理核心的太白山地区位于秦岭山脉中部,主峰拔仙台海拔3 767.2 m,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是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区生物交汇过渡地带,兼具南北气候特点,为多种生物种类的生存、繁衍和保存提供了优越条件,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之一。分布有种子植物1 800余种,苔藓植物325种,蕨类植物1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约30种(非兰科),中国特有属23种、特有种40余种。
庙台槭(AcermiaotaienseP.C.Tsoong)别名留坝槭,属槭树科槭属高大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种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点关注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该种资源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在我国仅分布于甘肃(小陇山)、河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在陕西省分布于秦岭、大巴山的个别区域,见于留坝(桑园、摩天岭)眉县、周至、太白、宁陕(旬阳坝)、佛坪(岳坝)、镇坪(浪河土寨子)。为了给特有、稀少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依据,我们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庙台槭野生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1 调查方法与鉴定
采用样线法调查。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根据庙台槭多分布于沟谷近水的生境特点[3],分别选取太白山北坡的汤峪河、黑峪河、红河、李家河、药王谷、羊皮沟、五里峡、龙王河,太白山南坡的苏家沟、红水河、海棠河、万泉沟、大树沟、鱼肚河、龙洞沟等,每条河谷设置1条调查样线,共设置15条,每条样线长5~25 km,观察样线两侧50 m范围内树木,参考《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识别,同时拍照,记录物种生境、种群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对个别疑是种采集标本,请有关专家鉴定确认。
2 结果与分析
2.1 庙台槭种群分布
经调查,庙台槭在太白山地区共在6处分布点,其中太白山北坡4处(眉县营头点兵场、眉县营头黑虎关、太白县鹦鸽羊皮沟、眉县汤峪泼墨山)、南坡2处(周至厚畛子大树沟、周至厚畛子鱼肚河),南坡的2个分布点皆为调查新发现。各分布点相距较远,均大于10 km。庙台槭多单株生长,一般单株之间距离超过10 m,很少聚群生长。
2.2 庙台槭种群分布生境
太白山地区的6处庙台槭分布点均位于海拔1 100~1 550 m,靠近河道、狭窄阴暗的沟谷坡底杂木落叶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种类组成复杂,无明显优势种,乔木层一般郁闭度0.7~0.8,高度15~20 m,密度5%~12%,灌木层高度 0.6~2.0 m,盖度 20%~40%;主要伴生乔木有鹅耳栎、青皮槭、青榨槭、杈叶槭、板栗、香椿、大叶朴、漆树、山核桃、君迁子、构树、稠栗、山白树、锐齿栎、油松、华山松、五角枫、枫杨、核桃等,主要伴生灌木有卫矛、忍冬、茶藨子、苦糖果、楤木、粗榧、海州常山、苦糖果、忍冬、接骨木、桦叶荚蒾、纤齿卫矛、猫屎瓜、鞘柄菝葜、六道木、太白五加等,主要伴生藤本有葛枣猕猴桃、悬钩子、华中五味子等。土壤微酸性、肥沃、湿润、较深厚的山地森林褐土,地表枯枝落叶层较厚,林间空气湿度较高。
2.3 庙台槭种群树龄结构
太白山地区现有庙台槭种群103株,其中太白山北坡10株,树龄≤3 a的幼苗1株,树龄4~10 a的幼树5株,树龄20~30 a的2株,树龄≥30 a的2株(35 a生1株,40 a生1株);太白山南坡93株,其中树龄≤3 a的幼苗85株,树龄10~20 a的5株,树龄≥30 a的3株(35 a生1株,40 a生2株),表明庙台槭种群在太白山北坡尽管年龄结构基本稳定,大树有开花结种,但种群数量少,未发现幼苗,更新较差,对种群扩大和延续不利;在太白山南坡种群年龄结构合理、自然更新良好、处在种群增长期[4],对种群扩大和延续相对有利。
2.4 庙台槭种群生长状况
太白山地区6个庙台槭居群,除个别单株因树龄较大、度过生长旺盛期后,主干出现腐朽孔洞外,其余个体生长及树形正常。一般树龄5 a以下的幼树,树高1.0~1.5 m,长势中等;树龄8~10 a以上、20 a以下处在快速生长期的个体,生长迅速,一般随树树龄增加树体迅速增高、增粗,树高3~8 m,胸径6~15 cm,长势较好;树龄超过30 a的个体进入生长缓慢期或衰退期,一般树高20~28 m,胸径30~45 cm,生长在土层深厚、不受河水侵扰、缓坡等立地条件较好地段的植株,一般生长衰退期延缓,长势较好。
表1 太白山地区庙台槭种群生长状况
续表1
分布地种群个体状况立地环境眉县汤峪泼墨山(34.04152°N,107.88770°E)1株,胸径46cm、树高25m、冠幅8×6m、树龄约45a,生长正常(主干基部有较大腐朽孔洞)。海拔1265m,距河道15m陡坡,土壤山地褐土,乔木层郁闭度0.7、高度20m,灌木层盖度20%、高度1.5m。伴生乔木有:山核桃、构树、栾树、紫荆、锐齿栎、鹅耳栎、青皮槭、血皮槭、金钱槭、红豆杉、连香树、水曲柳、君迁子、水青树、地锦槭、丑檀、三亚乌药、华山松、陕甘槭;伴生灌木有:苦糖果、太白五加、秦岭米面翁、四照花、卫矛、六道木等;伴生草本有:莎草、牛尾蒿、大花金挖耳、大叶碎米荠、唐松草、黄精等太白县鹦鸽羊皮沟(34°02.031'N,107°40.807'E)3株,其中1植株胸径4cm、树高3m、冠幅1m×2m、树龄约8a,生长正常;1株胸径4cm、树高3.0m、冠幅2×1.5m、树龄约8a,生长正常;1为株为多主干胸径(14/15/10/8/5/7cm)、树高3.0m、冠幅6m×5m、树龄约30a,生长正常(主干基部有腐朽)。海拔1520m,河道中,土壤山地褐土,乔木层郁闭度0.7、高度15m,灌木层盖度30%、高度2.0m。伴生乔木有:山核桃、构树、栾树、紫荆、锐齿栎、鹅耳栎、青皮槭、金钱槭、拐枣、水曲柳、山白树、地锦槭、三亚乌药、枫杨、华山松等;伴生灌木有:苦糖果、太白五加、秦岭米面翁、四照花、卫矛、六道木、珍珠梅、托叶樱桃、华北绣线菊、八仙花、甘肃山楂等;伴生草本有:莎草、牛尾蒿、大花金挖耳、大叶碎米荠、唐松草、黄精、秦岭翠雀花、羽叶三七、醉鱼草、山丹、灯芯草、铃兰等;伴生藤本植物有悬钩子等周至厚畛子大树沟(33.84489°N,107.80126°E)42株,1株胸径42cm、树高28m、冠幅4m×6m、树龄约40a,生长正常(主干基部腐朽有孔洞);1株胸径12.5cm、树高7.0m、冠幅4m×3m、树龄约12a、生长正常(健壮);1株胸径10cm、树高8.0m、冠幅4m×3m、树龄约12a,生长健壮;1株胸径14cm、树高1.5m、冠幅1.5m×1m、树龄约15a,主干截断;1株胸径10cm、树高1.5m、冠幅1m×1.5m、树龄约12a,主干截断;1株胸径10cm、树高6.0m、冠幅4m×3m、树龄约12a,生长正常;36株幼苗,地径0.3~1.5cm、树高0.5~1.5m,2~3a生。海拔1510m,河道边,土壤山地褐土,乔木层郁闭度0.7,高度18m,灌木层盖度30%、高度1.5m。伴生乔木有:山核桃、漆树、油松、太白杨、水榆花楸、油松、礓子栎、构树、枫杨、灯台树、五角枫、紫荆、锐齿栎、鹅耳栎、青皮槭、水曲柳、山白树、地锦槭、丑檀、三亚乌药、陕甘槭等;伴生灌木有:苦糖果、太白五加、大野木通、四照花、卫矛、六道木、巴山木竹等;伴生草本植物有莎草、牛尾蒿、大花金挖耳、大叶碎米荠、唐松草、黄精、棣棠花、灯芯草、杜鹃兰、管花鹿药、荨麻、人字果、羊耳蒜、蕨类等;伴生藤本植物有华中五味子、树莓、悬钩子等。周至厚畛子鱼肚河(33.83463°N,107.79057°E)51株,1株胸径43cm、树高25m、冠幅6m×6m、树龄约40a,生长正常(根部腐朽有孔洞);1株胸径30cm、树高18.0m、冠幅6m×6m、树龄约35a,生长正常;49株幼苗,地径0.5~1.5cm、树高0.6~1.8m,2~3a生。海拔1445m,河道边,土壤山地褐土,乔木层郁闭度0.8,高度20m,灌木层盖度35﹪、高度2.0m。伴生乔木有:锐刺栎、五角枫、瓜木、枫杨、金钱槭、青皮槭、漆树、山白树、红豆杉、山核桃、榔榆、稠栗、太白杨;伴生灌木有山梅花、葛枣猕猴桃、三叶木通、藤山柳、白溲疏、缘毛纤齿卫矛、木姜子、忍冬、黄栌、楤木、八仙花、绣线菊、青藤、臭樱桃;伴生草本有升麻、玉竹、莎草、二月兰、牛尾蒿、唐松草、悬钩子、木贼、黄精、穿龙薯蓣、石蒜、白藓、蕨类。水杨梅、茜草、多花红升麻、玄参、山羊角芹、异叶茴芹、野苎麻、白果堇菜、兔儿伞、独叶兰、烟管头草、银线草、秦岭金腰子、金龟草、绣球藤。
3 庙台槭种群生存受到的威胁与保护建议
3.1 威胁因素
太白山地区庙台槭种群生存主要受到4类威胁。
(1)立地环境
庙台槭生长靠近河道,根部土壤被水冲流失严重,部分根部悬空,如点兵场、鱼肚河、羊皮沟分布点,庙台槭植株基本生长在河道中,很容易遭洪水冲毁。
(2)人为干扰
生长在道路附近的庙台槭易于受到干扰破坏,采集种子、人为移栽等行为也常常对庙台槭生长造成威胁。如羊皮沟靠近步道树龄约30 a、多主干的植株为早年砍伐后萌生株,其下2株小树,也均有砍痕。厚畛子大树沟2棵胸径约10 cm的植株,主干皆截断,疑是修建旅游道路时遭破坏,现在其它幼苗存在抚育砍灌的威胁。鱼肚河居群幼苗集中分布在小道两侧,已受到山民放牧、清路破坏。黑虎关4株庙台槭,疑为村民私自从野外采挖移栽到集体林,长势较弱。大树沟树龄40 a的大树,2015年首次发现时长势茂盛,近年由于人为采集种子、损坏枝条,长势明显衰弱。
(3)病虫危害
调查发现,现有大树主干基部均腐朽严重,树叶有明显虫害侵食痕迹。如汤峪河、大树沟、鱼肚河分布点大树, 1.5 m以下主干到根部均腐朽严重,且有较大孔洞,近半树叶被害虫咬食为残叶。
(4)生物学特性
庙台槭为阳性树种,幼苗期生长缓慢,对环境要求较严,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极易被中途淘汰;繁殖能力极弱,自然状态下开花较少或华而不实,种子产量低且萌发力差[3]。
3.2 保护建议
一是改善生长环境,对生长在河道边而受到水冲威胁的植株,在其四周建设石砌围挡,培土护根,防止洪水对树木根部的冲刷、伤害。二是对有病虫害侵蚀的植株清理树干及根部腐朽木质,填充孔洞,药物除虫;三是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分布点挂牌保护,设立保护小区;四是加大宣传,增强林业生产部门和群众的识别与保护意识,避免误伤;五是加强科研采集审批管理,做到规范科学利用;六是积极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人为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珍稀浙危植物[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
[2] 任毅,李智军.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 曹小勇 ,陈恺 .庙台槭濒危原因的讨论[J].西北植物学报,1996 ,16(5):12-15.
[4] 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