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企业年金受益面,任重道远
2018-04-21梁发芾
文_梁发芾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是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年金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
对于职工个人来说,参与企业年金可使未来的退休收入多元化,能够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稳定性。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企业年金可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对于国家来说,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是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改善民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降低财政负担。
企业年金被认为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与养老有关的年金制度,我国目前分为两种,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这种制度是强制性的。另一种就是企业年金制度,是自主性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单位负担部分主要由财政出资,所以筹资没有什么问题,所有参与社保的员工人人有份。但是,企业年金是自主性参加,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
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为2325万人,在4.1亿城镇就业人员中仅占5.6%;有7.6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仅占2000多万家企业法人数量的0.35%。虽然近年已经实行企业支出税前扣除的政策以刺激,但效果不大,2016年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和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比上年的增幅分别为1.12%和0.39%,均为近十年来最低值。而在企业年金覆盖的企业中,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企占比不到1%。
由此可见,企业年金的覆盖率非常低,受益面非常小,发展非常不平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
一方面是企业没有能力参与。目前,企业负担的“五险一金”,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40%以上。在此沉重负担面前,不少企业选择以最低额度交纳职工养老保险费。大多数企业连正常的国家强制缴纳的五险一金都不堪重负,企业年金就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是企业没有动力。企业年金制度下,企业可以为不同员工缴纳差别性的年金,所以,企业年金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被形象地称为“金手铐”。企业年金有增加竞争实力,稳定职工队伍的功效。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并非使用高精尖人才,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劳动力并非供不应求,不少企业比较偏爱流动性较高的劳动力。这种情况下,企业也没有什么动力和意愿,增加一份额外的支出,为职工缴纳年金。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企业年金与绝大多数企业无关,效益较好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企业年金的主力军,而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则对此缺少兴趣,鲜有问津。
企业年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其覆盖面太窄,受益面太小,缺少一项社会公共政策必须具备的普惠性。如果不能增加参与人数,扩大受益面,那么,企业年金自然是画饼充饥。企业年金如何扩面呢?
一方面,要继续降低企业的社保费率,增加企业参与的空间。但现在的问题是社保费率下降空间已经相当有限,最近几年努力的结果,也只是降了一两个百分点。而降低费率也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影响社保基金收入,进而影响职工退休待遇;二是强制性费率降下来后,企业也不一定参加自主性自愿性的年金。
另一方面,有人建议企业年金也像行政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一样实行强制制度。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大多经营困难,一刀切实行强制政策,效果可能难如所愿。
企业年金可以分担基础养老金压力,增加退休人员收入,是一项不错的制度建设。如何继续不断扩大这项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是亟须努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