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创新价值

2018-04-20李昊远宗彩娥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李昊远 宗彩娥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文化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原则及价值旨归。在认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境界的同时,也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98X(2018)02-0016-06

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的存在流传,不仅有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还有它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历史本质属性。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蓬勃生命力的鲜活写照。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其理论旨趣既在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思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段话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作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指中国对维护和平稳定国际环境和秩序的举足轻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不断提升,更意味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融合、中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突出引领。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认为只有中国能够在21世纪给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这一结论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剖析,从而也精准地指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向度。众所周知,近代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后,经济的落后、政治的腐朽以及军事上的节节败退使中华民族曾经拥有的文明优越感和文化自信力几近崩溃,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挨打”“挨饿”,而且陷入了“挨骂”的“文化失语”状态。正如某些学者的深刻洞见:“东方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其沉默的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历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生命渐渐复苏,文化复兴已然成为广泛的全民共识,也日益彰显出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价值。由此,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形象也逐渐呈现得更为饱满、立体、真实。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协同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政治、法律、意识形态都从属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毛泽东指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的东西决定着精神的东西……但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阐明了文化之于社会存在的作用力。结构主义对这一理论有着相近的解释:组织架构的功能依赖于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一方面,文化与上层建筑其他要素的有机互动有效地保持了上层建筑系统乃至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作为一种“软实力”为经济“硬实力”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持久供给的价值和效用。必须指出的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都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因此,当代中国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将这一价值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文化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和经济基础的协同并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包容性

民族复兴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必须坚守中国立场和民族性,但由于中华文化兼济天下、海纳百川、协和万物的包容性,新时代的中国一直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分享承载着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中国方案,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同向而行。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文明成就和文化成果,而是要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在众多的理论品质中,包容性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整体样态的最主要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抑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毋庸置疑,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能相通相融的内在理据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合一体”“民胞物与”等理念都显著区别于西方二元对立的“零和博弈”思维,而马克思主义则通过“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开辟了一条通往真理的光明之路。只有先进的文化理念才能使一个民族和国家占领道德和价值的制高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追求的就是在先进文化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开放包容精神,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与赞同,使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由上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展现的全面性、协同性、包容性等特质都无法离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内蕴价值理念的支撑,也只有深入推动当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始终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紧密关联的时代命题展开。针对第一个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和实践本质两个方面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阐释;针对第二个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原则及价值旨归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设计和部署。

(一)客观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都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黨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统合并举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对构成当代中国文化主体的三种文化的合法性都予以了肯定和确认。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母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地或者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依附在这种基础上。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儿女诸多特异的精神禀赋和道德品格,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代,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意味着接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儿女的重要时代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科学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重建当代中国的道德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道德审视、审美判断、生命境界追求积极应用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动力。

第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文化表征。尽管古代中国文明灿烂辉煌,确立了中华民族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地位,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并非由古代中国直接开出,这种“近代思想难产”(侯外庐语)的窘境一直延续到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下,中国文化才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生命。冯契先生对此深刻地指出:“我们有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这是足以自豪和需要批判地加以继承的,但是,构成当代人直接精神背景的,却不是原封不动的古代传统”,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老传统”,那么,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以一种“新传统”的面貌表征着近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新”就新在其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成,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再到“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共同构筑了社会主义每一发展阶段的坚实文化基石,也充分展示了文化“新传统”所蕴含的理论品格和时代气质。

(二)内在本质: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生发于古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形成于近代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固然从属于不同的历史形态,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观来看,它们的内在关联仍清晰可见:三者凝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行进之中。因而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强调了文化发生发展的实践基础。

在中国的历史渊承中,“文化”出自于《易传·彖辞》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学者成中英对文化有着更为现代的解释:“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活动所表现的形式。也就是人在全体生活中经由思考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工具,借此来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马克思认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无论是古代社会对以文“化”天下的表达还是现代社会对“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乃至马克思所讲的“一定的历史形式”,都表明了“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物质精神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人类智慧和生产生活的对象化,并与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由之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根植于实践,具有着实践的根本属性,因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时空而论析某种文化,即必须承认文化的普遍性。但从文化的特殊性来看,由于各种文化形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路径、文化选择和文化价值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即使在同一文化内部,其差异与统一仍然同时并存。例如,在差异性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构成的实践基础和精神表达就各有侧重。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前的农业文明实践,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勇敢和自强不息;红色文化立足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实践,因而更为凸显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产物,传递了一种自我革命和勇于创新的反思探索精神。在同一性方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三种文化,其精神指向一以贯之: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其中,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着更为明显的共同点,即二者都致力于“现存世界革命化”和“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特别使用了“熔铸”一词来形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方式,生动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内含的这两种文化都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革命性意义。

(三)发展面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习近平在深刻总结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对“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全面的设计和部署。一是指出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从而在指导思想、发展语境、文化性质和目标指向四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加以明确。二是强调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指出,文化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可以说,“三个坚持”的原则是目的与方法、过程与结果、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同时又具有突出的方法论价值。三是对文化发展的部署进行顶层设计。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作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都指明了党落实文化政策的重要场域和载体。概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部署设计,都必须以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为发展面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具有视角创新、理论创新、境界创新的三重文化价值。它不仅提供了一种认知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科学视角,而且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发展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一)提供了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科学视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历史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平衡不充分”正是由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结构和近代社会产生等多重特殊性造成,当代中国也由之展现出一幅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生态图景。

诚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中国当代文化的多元是由历时的和共时的二重结构形成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跳跃式发展,导致不同历史阶段的多元文化景观在同一时刻竞相显现,传统的、现代的乃至后现代的文化都充溢其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多元文化共存是一种历时性共存。同时,文化的多元也表现为共时的多元,即当代中国的文化结构中,共时地存在着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念。毋庸置疑,无论历时性的文化呈现还是共时性的文化并存,都存在着冲突。但在当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中,冲突并不占主导,取而代之的是主流文化引导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指导地位,使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从而体现社会主义超越以往所有制度的统领性和优越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用某种文化来概括中华文化的全貌,而是要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视野审视多元文化存在的自然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确保各种合法的文化样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都享有发展和延伸的空间,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和谐、有序、健康,在最大程度上凝聚价值共识、汇聚价值合力。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对“意义世界”的全新理解,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视野的宽度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维。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更为凸显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并不总是及时反映社会存在。一般来讲,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独立性。在当今时代,这种文化独立性及文化总体性则发展成为带有共识性的世界观: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和内涵。习近平提出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思维高度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和独特性,从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也给阐明新时代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路向。

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揭示了文化发展的非线性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发展过程,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新文化并不全盘否定以往文化和外来文化,而是批判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在对比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规律时,托马斯·库恩就认为,科学与艺术对待过去的态度截然不同,科学呈现出了一种线性发展的逻辑,“在科学里,有了新的突破,昔日在科学图书馆里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些书刊突然过时了,被扔到仓库的废纸堆里……与艺术不同,科学毁灭自己的过去”。科学追求的唯一目的的合理性答案,具有排他性;文化艺术则不同,它将自身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因而文化艺术具有兼容性。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逻辑,因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照视域,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性的日趋成熟。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对中华民族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提供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自20世纪国粹派与西化派的论战伊始就从未停止。这当然也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回应的重大命题。从毛泽东的“双百方针”“二为方针”到邓小平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都给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以方向性指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为清晰地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进路和继承方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由之可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种通过价值重组和“内在的批判”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生机和永恒价值的全新方法。这既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对先进文化主体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先进文化主体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和积极因应。

对外部世界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提供了文化交流互鉴的新范式。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说白话转为对话交流、从彼此割裂变为相互融合。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愈发明显。毫无疑问,全世界各国家、民族多元文化的交锋、交流、交融将会成为人类未来文化的基本走向。在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中孕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古以来就以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互鉴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样式,这与同样拥有共产主义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是高度契合的。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而,习近平特别强调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倡导文化的交流互鉴,不仅有利于供给中华文化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从“他者”的视角不断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向外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对世界上那些既需要文化互鉴又要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国家,中国无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可能和文化交流范式。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逐渐走出了一条既反映民族特色,又彰显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央,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2][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27

[6]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8]冯契文集(第8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4][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15]習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6][美]杜维明.中国的崛起需要文化的支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6):35-39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标题党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