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因果连词时的偏误与特性分析

2018-04-20何思霖

速读·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偏误

摘 要: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因果关系连词时的偏误类型和母语迁移导致的偏误成因做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针对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因果关系连词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因果连词;偏误;母语负迁移

因果连词在汉语连词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地位,在篇章的衔接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果连词在句中的位置也有很多种情况,何时一定要加,何时可以省略,这些相对来说复杂一些。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非汉语母语习得者在习得因果连词是,就会产生一些偏误。

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于此类偏误做过研究,但是,并没有区分习得者的母语类型,没有考虑到习得者母语的特点和迁移特性。所以,在这里,我们以英语母语者为例,尝试探究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因果连词时的偏误与特性。

以下语料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一、英语母语者在使用因果连词时的偏误类型

(一)遗漏

英语母语者在使用因果连词时,有一些遗漏的现象,有有一些是遗漏了转折连词的本身,有一些是遗漏了搭配成分,还有一些是遗漏了标点符号。

1.遗漏连词本身

例(1)我写这封信是(因为)看到您的招工广告。(澳大利亚)

例(2)古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现有许许多多的网络爱情奇迹,虽然我不排除有时候一见倾心是危险的,但这也是爱(之所以)美的理由。(马来西亚)

在(1)中,是缺少了表原因的连词,前半句“我写这封信”表示的是结果,“看到您的招工广告”表示的是原因,所以中间应该加上因果连词“因为”;语料(2)当中,前半句是结果,后半句是原因,缺少因果成分“之所以”。

2.遗漏搭配成分

例(3)由于我受到了顾客的爱戴,(因此)也得到了上司的重视。(新加坡)

例(4)因为没有任何的化学成分,(所以)对人类的健康特别有好处。(新加坡)

例句(3)前面有“由于”,后接的“受到了顾客的爱戴”表示原因,与由于搭配的成分应该是“因此”,“得到了上司的重视”表结果,所以,这个句子中缺少了与“由于”搭配的成分。在例句(4)中,所犯的错误也是遗漏搭配成分,前面有“因为”后面缺与“因为”搭配的“所以”。

3.遗漏标点符号

例(5)我激动了(因为)他的鼓励和关怀,因此,我鼓足勇气努力学习了。

例(6)我说明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已经得了不治之症的人以后也活着的话,对这个病人人们感到很可怜(所以)让别人杀死这个人。

例句(5)缺少了标点符号,在“我激动了”的后面应该加上一个逗号来作为停顿。例句(6)也是同样的错误,缺少了标点符号,在“可怜”的后面和“所以”的后面都应该加上逗号。

(二)多加因果连词

1.多加因果连词本身

例(7)有时我会听朋友们对我说他们的父母不赞成他们交往,而原因是因为对象不是父母的选择,最后却又伤了自己儿女的心,甚至破坏了他们的幸福。(希腊)

例(8)每个人都不愿自动自觉地去做事,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服务。由于(英国)

在例句(7)前面已经说过了“原因是”已经有表示原因的标记了,后面再加上“因为”显然是一种重复。例句(8)的后面也不应该加上“由于”,前面的这个句子只是一个表示观点的陈述句,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不应该加入转折连词,而这位习得者把“由于”加在句子的后面,可能是为了补充前面,但是明显是错误的。

2.多加標点符号

例(9)由于,香港人大部分都会英文,因此用拼音方法去学习汉语其实并不是太大的困难,不过有时分不清是哪一声,说了出来,也会被人笑话。(英国)

例(10)故,今日所谈的看法皆是建立在一个自由婚姻的基础之上。(马来西亚)

例句(9)和(10)中都是多加标点符号的错误类型,表示因果连词的“因为、所以、因此”的后面可以加上停顿,但是像是“由于、故、从而”这样的连词后面加上停顿,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所以,应该将例句(9)和(10)中“由于”和“故”后面的逗号去掉。

3.因果连词的误用

(1)“因为”和“由于”之间的误用

例(11)我是在广州读中文的留学生,有时到密集的商业中心去买东西时,时常都是感到很不习惯,由于我呼吸的空气都是烟。

例(12)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虽然很方便,但是应该节约,由于它的存在量是有限的。

例句(11)(12)都是“因为”和“由于”的相互误用,“‘因为比‘由于的主观性更高。”(李晋霞2011)。在例句(11)中,习得者说“由于我呼吸的空气都是烟”,但是说话者说他呼吸的空气都是烟,这是非常主观的,多少烟算是都是烟,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的“由于”应该换成“因为”。例句(12)也是同样的,说石化燃料是有限的,但是多少是有限的,并没有一个客观的界定,所以应该换成“因为”。

(2)“以至(于)”和“以致”之间的误用

例(13)在孩子的眼中,他们认为父母的行为都是对的,以致父母不知不觉担任了生活上的老师,甚至影响了子女的本性。(加拿大)

例(14)以至下一代的人的所作所为,不为我们上一代的人所接受。

“以至(于)”和“以致”的用法比较相近,但是,“‘以至含有甚至的意思,多为前面所述情况加深所致,‘以致引出的结果多为前面所述原因直接导致。”(张谊生2006)例句(13)中的“以致”应该换成“以至”,强调的是程度的加深,有“甚至”的意思。而例句(14)中的“以至”则应该换成“以致”,强调的是致使义,就是说下一代人的所作所为,可能是错误的做法,导致不为下一代人接受。

(3)其他情况的误用

例(15)从而,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社会交流能力发展是从父母的教育和日常行为中受到最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可谓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澳大利亚)

例(16)除此之外,由于人体的健康运作有赖于各个细胞,肌肉,器官,乃至系统的合作,若一个器官或系统因吸烟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而受到损伤,整个人体的运作亦会因而被损害。(美国)

例(17)后来又来了第三个和尚,大家都希望别人去山下抬水,于是,反而没有水喝了。(新加坡)

例(18)所以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去实习,我对中国地理比较熟悉。

在例句(15)中,这位习得者把“因此”用成了“从而”,“因此”比“从而”的解释意味更强,所以这句话中应该用“因此”。(16)当中的“因而”应该改成“因此”。(17)当中的“于是”应该改成“结果”。(18)当中的“所以”应该改成由于,这个句子表示的是原因而不是结果。

二、母语迁移偏误特征分析

在第二语言习得上,存在着母语迁移的现象,母语的正迁移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有某种共同性,使得这种母语的学习者能够比其他母语学习者减少或者避免错误;而母语的负迁移则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较大,使得学习者更容易产生偏误。由于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不同语系之间的习得,比同一语系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习得更为不易,这也就造成了更多的偏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英语母语习得者在习得汉语时,由于母语负迁移所造成偏误的原因。

1.英汉词义的不对称所致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看似意义相同的词语,在使用起来却各有各的不同,各自有各自的语言色彩。比如说汉语中的“因此、因而、所以”在英语中都可以用“so”来表示,只是根据语境来判断它的意思。

例(19)He hit me,so I sturk him back.

例(20)Because of the snow,the pilot had to land the plane at an airport in another city.

例句(19),我们可以翻译成“因为他打了我,所以我打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个“so”是表示一种结果,但是到底是“所以”还是“因此”似乎在英语中的区别不大。例句(20)当中的because of也没有“因为”和“由于”的区别。

2.英汉在使用连词时的习惯不同

在汉语中,我们都知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常常是成对搭配出现的,像是“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但是,在英语中则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看下面几个例句:

例(21)The boy couldnt point on,because his mother wanted him to be a teacher.

例(22)There is only onr bed in the room,so one of them has to improvise on the carpet.

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都教过我们,在英语中,一句话里有because就不能有so,有so的时候就不能出现because。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的时候就很容易遗漏因果连词的成分,前面说了“因为”,后面就不说“所以”,后面说了“所以”前面就不说“因为”,汉语中最固定的搭配“之所以……是因为……”也常常丢掉其中一个成分。

3.其他原因

例(23)The reason for that is because all of this is coonected,so were moving electrons everywhere in the system.

在例句(23)中,前面已經有了“the reason for”这样的标记,但是在后面又出现了“because”,这在汉语当中是不允许出现的,一般在汉语中只会说“这件事的原因是……”而不会说“这件事的原因是因为……”,英语中却有这样的用法。

英语国家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受目的语的影响,在初学阶段容易混淆因果连词的用法,有些习得者在习得因果连词的时候就会认为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必须都有固定搭配,但其实不然,所以就会出现偏误。

三、对英语母语者习得因果连词的教学对策

1.注意区分意思相近的因果连词

由于我们上面提到过,汉语较英语来说有较高的丰富性,看似同样意思的词,又不完全相同,很难区分,这就给学习者造成了困扰,像是“因此”和“所以”,“由于”和“因为”,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区分,多带领学生练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社会情境中,有了这样生活化的语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他们之间用法的不同。

2.注意搭配对象的活学活用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化思维,英语母语习得者会认为“因为”就是与“所以”搭配,“之所以”一定和“是因为”搭配,这是不准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搭配对象的活用,比如说“之所以”不仅仅可以和“是因为”搭配,还可以与“在于”,“归功于”进行搭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例句做的丰富一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活学活用,避免固化思维。

3.避免语义重复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在英语中可以用“……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用法,但是在汉语中不可以,所以,针对英语母语者在习得因果连词的时候,教师要更加注意这种偏误,一旦出现这种偏误要及时纠正,并多对学习者做这样训练,让学习者弄明白,弄清楚。

4.注意练习策略

如果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多加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意提出例句,将因果连词空出来,给学生几个选项来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之后再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或者采用答题游戏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教师有精力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做不同侧重点的练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因果关系连词时的偏误类型和母语迁移导致的偏误成因做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针对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因果关系连词的一些策略。在偏误类型方面,主要有成分的残缺,成分的赘余,以及错误的使用,分别用例子来加以说明。在母语迁移导致的偏误成因中,着重比较了英语与汉语因果连词的不同。

但是HSK语料库,是作文语料库,只能看到习得者书面语的表达,无法得知他们在生活中口语的表达情况,所以,这些信息并不完整,还有待进行其他更为细致和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06:88-97.

[2]陈云云.外国留学生汉语因果连词习得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高丹.“所以”、“因此”、“因而”的多角度对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李晋霞.论“由于”与“因为”的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1,04:490-496.

[5]李盼.因果连词“因而”的多角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王玲玲.关于留学生对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使用偏误分析[J].科技信息,2009,03:213+172.

[8]肖奚强,王灿龙.“之所以”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6,06:531-538+576.

[9]袁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因果连词教学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5.

[10]赵新.“因此、于是、从而”的多角度分析[J].语文研究,2003,01:26-29+34.

[11]张谊生.“以至”与“以致”——兼论汉语近义虚词的中和倾向[J].对外汉语研究,2006,00:108-124.

作者简介

何思霖(1993—),女,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單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母语负迁移偏误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语料库在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生英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
泰国高年级大学生汉语名词偏误统计分析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