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探析

2018-04-20罗彬香农秋色

速读·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罗彬香 农秋色

摘 要:阅读作为传承科技文化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跟个人的进步和成长息息相关,还跟民族的兴盛和发展紧密相关,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中心,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应该义不容辞肩负起阅读推广的职责。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环境推动下,各个行业发展迅速。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自身的服务理念,推动数字阅读服务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互联网+”;数字阅读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普及,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理念提出之后,各个领域便开始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模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纸质阅读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了数字阅读。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概述

(一)数字阅读含义

“数字阅读”又常常被称为“数字化阅读”,当前关于“数字阅读”的阐述说法较多,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数字阅读其实指的是一类以数字化形式获得或者传递认知的过程,归纳起来,数字阅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阅读内容数字化,换而言之即数字化加工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将其呈现给读者;二是阅读数字化,传统的纸张逐渐被电子阅读器、手机、计算机等数字化终端所取代,而读者通过这些数字化终端的屏幕显示进行阅读;三是数字阅读属于互动和双向模式,读者阅读数字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自由发表自身的心得和见解,在网络的作用下同其他读者或者作者分享和沟通,并且读者还可以以数字资源提供者的身份发表作品。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特征

归纳起来,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主要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数字化特征。这也是数字阅读的最基本特征,在数字阅读中,需要通过数字化工具展现需要呈现的内容,并且信息浏览的方式也具有数字化特征。第二,媒体化特征。该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阅读主要依赖的是多媒体和全媒体环境。随着近年来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对数字阅读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大。第三,动态化特征。传统纸质媒体的阅读具有静态化和固定化特征,而数字阅读的信息常常需要通过高科技设备呈现,并且内容具有很强的动感性。第四,交互化特征。在传统阅读模式下,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回馈信息,但是数字阅读可以凭借网络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双向互动和沟通,有助于共享阅读信息和知识。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设了数字图书馆和平台。自2000年以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移动数字图书馆日益普及,此时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陆续嵌入不同类型的公共互联网平台和社区中,逐渐形成了数字阅读服务的矩阵,包含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络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虚拟社区等服务平台。迄今為止,已经有超过93%的“211工程”院校建立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并且很多高校已经将Web2.0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虚拟社区服务中。近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同读者互动、在线服务等。第二,加强了数字资源建设。随着数字出版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积累的数字信息资源逐渐增多,并且这些数字资源涵盖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资源、数据库等资源,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品类健全,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纸质资源。从各个高校图书馆购置经费分析,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高等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状况报告(2005—2013)》中指出了:全国“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从2013年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超过了纸质资源,2014年高校图书馆用于电子资源采购的费用持续攀升。第三,数字阅读服务成效显著。高校图书馆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服务,近年来各个高校数字图书馆也逐渐将重视数字化资源和系统建设转移到数字阅读服务领域方面,将读者为中心,运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不断丰富阅读服务的形式,其中包含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导航、数字阅读推广、移动服务、数字阅读社区等等,提高了广大读者的满意度。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均开通了APP应用软件服务,其中74%的高校开通了WAP浏览器服务,16%的高校开通了短信服务,在阅读推广服务方面,推广方式主要有数字资源宣传推广、微信推送文章、好书推荐、影评、述评等。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策略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细分读者阅读需求

阅读需求乃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基础和前提,阅读需求可以为读者自发拥有的,也可以为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开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时,首先必须明确读者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读者渴望自己能够随时享受阅读服务并提取阅读信息,这便要求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时,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细分,为其提供针对性信息,以提升信息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博客、QQ、微信等新媒体交流平台挖掘读者的信息,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二)注重数字资源的实效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学生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变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各类通信APP、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式的学科服务,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资源服务。另外,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竞争力,需要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的实效性。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是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的重点工作,实现对各类数据资源的实时收集、分析和整理,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学科信息资源。

(三)丰富数字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纵观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图书馆,依然还有个别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着数字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建设工作。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自行开发和组建、外购数据、整合加工数字信息资源、尝试跟第三方合作等途径,不断拓宽自己图书馆数字资源获取通道,从而丰富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定期更新并优化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不断优化并完善各项数字资源工作,最大程度减少高校图书馆在人力、物力方面资金支出。除此之外,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开发出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App软件,从而实现应用客户到和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有机融合,以便广大读者能够通过自身随时携带的移动智能设备随时、随地的检索相关阅读信息,及时为其提供各种便捷的数字信息阅读服务,并且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通过该App软件了解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以便有针对性为其提供所需的数字信息资源。

(四)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重视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重視数字信息资源版权保护工作,从而保障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朝着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第一,高校图书馆要在现有知识性和资料性图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科研型领域中学术型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工作。第二,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将印刷文献、数字文献、数字信息资源三者有机整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图书馆资料体系,从而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满足广大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第三,高校图书馆还应该抓好数字信息版权的管理,以免读者因为版权问题不能顺利访问所需的数字信息,影响了读者正常阅读,导致大量读者群体流失。第四,高校图书馆如果要想保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合理化,还应该重视同读者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构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广大读者积极反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便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的采购相应数字信息资源,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保证图书馆数字建设更加科学和合理。

四、结语

数字阅读服务作为数字时代发展下诞生的一种新型阅读服务方式,数字阅读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改善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若想将数字阅读服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优化服务理念,结合“互联网+”的特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类互联网技术,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林杰.“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2):122-123.

[2]侯文贤.“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14):112-113.

[3]邓己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6,38(07):28-30.

[4]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02):10-13.

作者简介

罗彬香(1977.08—),女,壮族,广西来宾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等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