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民间歌曲研究概述
2018-04-20吴伟
吴伟
摘要:大足地处重庆西部,东至重庆主城80公里,西距成都256公里,位于成渝经济和交通走廊之间,是巴蜀交界之处,也是巴蜀文化融合之地。大足民间歌曲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巴人“巫”文化的影响,同时,大足民间歌曲的发展还受到移民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大足民间歌曲传承发展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尤其和地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结合还不够密切。本文拟对大足民间歌曲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大足民间歌曲的存在现状,结合当下社会、经济特点,为大足民间歌曲的传承找到可行的实践路径,为大足民间歌曲传承与地方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大足 民间歌曲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44-02
一、大足地域概述及多重文化影响的大足民间歌曲
大足地处重庆西部,东至重庆主城80公里,西距成都256公里,与铜梁、永川、荣昌、潼南等区县接壤。大足位于成渝经济和交通走廊之间,是巴蜀交界之处,是巴蜀文化融合之地。大足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建县,隋唐以前是燎人聚居、夷汉杂处之地,是巴人的一支。在这里产生的民间歌曲不可避免的受到巴人“巫”的影响。同时,由于历史上战乱等原因,这块土地生活的人曾急剧减少,尤其明末清初时人烟几乎绝迹。从湖广、江西、福建等地移民不断涌入该地,并带来了湖广、江西、福建等地文化。大足川剧、巫舞常用的《湖广调》就是源自湖北的西皮、二黄调。另外,大足石刻是大足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始于初唐开凿,经历两宋、明清增刻,以佛教摩崖造像为主,是我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顶尖之作,199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存雕像6万余尊,铭文逾10万字[1]。从时刻展现的内容来看,大足宗教音乐舞蹈,唐代以来就很盛行。据段绪美初步统计,大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石刻中,有19处发现音乐资料,分布在65个龛窟中;有大小不同的乐队、乐组76个,乐器36种,240件。目前,流存下来可以吟唱的谱例还有《香赞》《菩萨圣号》《礼请》《行香佛歌》等[2]。
二、大足民间歌曲类别①
民间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的生活和文化。大足民间歌曲的产生是大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创作和演化而来的,歌曲的类别明显受到大足地区的劳作方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流传到现在的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劳动歌曲、风俗歌曲、小调、儿歌等,其中,由于受到佛教影响深刻,大足民间歌曲中的风俗歌曲里有“拜佛歌”等题材。
劳动歌曲是各地民间歌曲常见的类型,一般流传较广,题材也颇为丰富。大足的劳动歌曲和地域生产特点联系密切,主要包括:石工号子、薅秧歌、抬滑竿、山歌、打夯歌等,这些歌曲往往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演唱,为劳作提供协作等。值得注意的是,大足区的东部和西部劳动歌曲也存在着差别,大足东部地区的劳动歌曲更接近巴渝风味,西部地区的劳动歌曲更接近蜀州腔,这也充分体现了地缘关系对大足民间歌曲的影响。另外,“拾万”和“协和”一带的薅秧歌有多种不同的唱腔曲牌,它们行腔自如,结尾奇特,形成独具特色的尾腔,在巴渝地区比较少见。
风俗歌曲这里特指在一定的传统仪式和节日活动中演唱的歌曲。随着大足地区不同时代的变迁,移民文化、佛教文化为大足民间歌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大足的风俗歌曲主要包括哭嫁歌、陪歌、拜佛歌等。其中,“陪歌”又称为“坐堂歌”,是妇女们避开男人陪伴新娘时所唱的歌,也是大足境内流传最广的一种妇女演唱的民歌。并且,部分“坐堂歌”的旋律中明显有来自江浙《茉莉花》《孟姜女》的音调,再次印证了大足民间歌曲受移民文化影响较深。
小调主要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而流传的歌曲,也通常是人们在从事较轻松的劳作和闲暇休息自娱自乐的歌曲。小调的演唱朗朗上口,一般情绪较为轻松,风格真质朴实,旋律跳度不大,内容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大足地区的小调主要在农村流传,大部分是从劳动歌曲、妇女生活歌曲中演化而来,也有部分是从城市中流入农村的,在流传过程中会因地理环境、生活语言的差异而略有不同。
儿歌主要是教化儿童的歌曲,伴随孩子成长,一般音域比较窄,旋律性线条一般不是很明显,以唱念为主。
三、大足民间歌曲的存在现状
(一)随着民间歌曲协作劳动功能消失,歌曲传承情况堪忧
大足民间歌曲品类多,曲目丰富,其中“拜佛歌”和拾万、协和一带的“薅秧歌”极具地方特色。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年轻人中几乎没有人会唱也不愿主动学习大足民间歌曲,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很少按照从前的劳作方式进行劳动,劳动民间歌曲“协调劳动”等方面的功能几近消亡。目前,现存的谱例也已经不多见,音像资料更是少的可怜,几乎失去价值。如果任随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大足民歌将来有可能只会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二)大足民间文化已经引起重视,但对民间歌曲研究略显不足
目前,对大足民间文化的研究已经引起不少部门和专家的重视,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研究体现在石刻相关文化和旅游方面,有少数文章在旅游相关研究上提到过音乐方面的研究。例如,樊信友《对大足旅游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大足石刻旅游产品延伸开发方案中提出组织“千手观音大型歌舞晚会”[3]。直接有关大足民间歌曲研究及大足民间歌曲传承与地方文化经济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四、大足民間歌曲传承与地方文化经济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一)大足民间歌曲整理及数字化
据相关资料统计,建国后对大足民间歌曲的大规模收集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建国后到文革前期,在大足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曾先后数次对大足民间歌曲进行了收集整理,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进入到山区、深入到各个大队,拜访了众多的民间歌手,收集到不少民歌,但文革期间民歌惨遭荼毒,这些资料化为灰烬。二是1980年代为响应文化部、全国音协联合发出收集整理编选《中国民歌集成》的要求,大足的音乐工作者们费尽心血收集到了大概余200首不同种类的歌曲。对于大足民间歌曲的保护和传承,首要任务是收集整理现有的民歌种类及其谱例。对大足民间歌曲资料实行“声、像、谱”一体化处理,并把整理出来的资料数字化,方便保存和开发利用。
(二)和地方院校专业院校联合,进行民间歌曲传承和深度开发利用
地方院校有义务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为地方民间歌曲的传承和开发利用提供人才供给。地方民间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单靠少数人的努力是不现实的。地方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充分考虑地方民间歌曲传承的需要,开设地方民间音乐课程,引导地方民间歌曲审美方向,培养地方民间歌曲的传承者和倡导者。并且,从地方院校的专业发展来看,开展地方音乐课程和专业方向建设也是凝练地方院校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举措。把民间歌曲的传承和地方专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联合发展,能实现地方民间歌曲传承发展和地方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双赢。
(三)开展大足民间歌曲建设专项活动,搭建民间歌曲传承平台
大足民间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结合地方文化建设需求,开展专项大足民间歌曲音乐活动,有利于打造大足地方文化特色。在歌曲的传承和创新上,还可加强和业界专家的合作,联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足民间歌曲,为大足民间歌曲注入新鲜血液,在传承大足民间歌曲的同时实现大足民间歌曲创新发展。另外,促进大足民间歌曲的发展还应和大足旅游产业经济结合起来,借鉴“川江号子”“印象武隆”等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搭建大足民间歌曲经济文化平台,增强大足民间歌曲的影响力,丰富大足旅游产业经济的多样化,促进大足民间歌曲和旅游经济共同发展,让大足民间歌曲产生经济价值,焕发新生命。
五、结语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文化建设,提倡文化自信。以地域维度观察,中国文化整体文化形态是由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形式汇聚而成。促进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对地方民间文化进行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大足民间歌曲是大足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大足地域特征以及移民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大足民间歌曲独具特色。做好大足民间歌曲的基础研究能更好的丰富重庆地方文化研究,为大足特色文化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做好大足民间歌曲传承与地方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研究,能提升大足特色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推动大足旅游经济,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助力。
注释:
①该部分内容参照了《大足县民间音乐舞蹈集成》中的概述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明光,黎方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J].四川文物,1996,(01).
[2]宋朗秋.大足县民间音乐舞蹈集成[M].大足:大足县民间音乐舞蹈集成编委会,2007.
[3]樊信友.对大足旅游发展的深度思考[J].重慶交通大学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