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自行车修一条高速路

2018-04-20林朝晖

新城乡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用道高速路自行车道

林朝晖

自行車高速路概念源于欧美,几年前中国住建部颁布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中首次将其列为自行车专用路的一种形式。

2017年,中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高速路开通。这是中国对“自行车高速路”的首次尝试。厦门的自行车高速路采用全高架模式,同时禁止行人、电动车、三轮车等进入,并与其他交通方式隔离,拥有完全独立的自行车路权。

根据该项目建设单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骑行量共计达41万人次,日均约4000人次,日最高骑行量达12000人次。

由于“第一个吃螃蟹”,中国目前尚无针对自行车高速的规范,厦门市政府收集整理国外相关文献以及与国际机构合作交流,提出国内首创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自行车专用道禁停、限速、载人载物等详细的行驶规则,对驾驶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步行进入自行车专用道等违章行为进行警告或处罚。

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自行车高速也引发不少思考。一方面,自行车高速路确实可以达到名副其实的“高速”。经交通与可持续政策研究所实测,厦门自行车高速骑行速度可达25-30公里/小时。可实现自行车在城市中高速、安全通行的初心。但另一方面,相比不容乐观的地面自行车出行系统,全线高架自行车高速的高投入和低流量也引发不少争议。交通与可持续政策研究所实测,厦门自行车高速流量较地面流量(自行车+电动车)低,推测原因有自行车高速的阶段性规划实施、路网布局、市民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以及天气等。

“不管怎么说,自行车高速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采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增进城市空间活力,让城市更可持续健康发展。”成都建筑师张京(音)认为,城市在“强健”自行车专用路和一级自行车道等城市自行车出行的“主动脉”的同时,应该更多关注直接连通小区和商业的二级、三级自行车道,此类自行车道往往因为道路空间不足、路权分配不均、严重违章占用等问题导致出行环境日益恶化。

曾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的潘纳罗萨说过,“自行车道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一个骑着30美元自行车的公民和一个驾驶着30000美元小汽车的公民同等重要。”或许“厦门模式”的自行车高速像新潮时尚的共享单车一样,让原本逐渐被忽略的自行车以震撼夺目的高姿态回归城市,逐步改变人们“汽车本位”的思想。

尽管自行车高速建设存在博弈,但中国政府正在探索着与自行车的再次拥抱。早在2016年北京已着手回龙观至上地之间的自行车高速研究,目前方案已经确定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18年内建成。2017年广州启动了“广州市自行车专用道概念方案研究”,成都也开始规划在环城生态区建设一条全长约100公里,设计骑车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猜你喜欢

专用道高速路自行车道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AI驶入“高速路”
天津市城市街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构建研究
武汉建成全国首条共享单车专用道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重载改性彩色SMA沥青路面在BRT公交专用道上的应用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
空中高速路匝口设计研究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计标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