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社会认同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2018-04-20封绪荣饶贵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认同度社会民办高校

封绪荣 饶贵生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公办院校相比,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同度还比较低,存在偏见。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努力、相互配合、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促进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校;社会;认同度;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6年底,在教育部备案注册的民办高校达到73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581.35万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跨步到大众化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公办学校相比,目前我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仍然比较低。

一、当前民办高校社会认同度现状分析

1.国家高度重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早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正式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地位。2016年11月,国家又重新修订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对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给民办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办学成绩突出

一是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拓展了高等教育投资渠道,也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二是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良性竞争和活力。一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较,在办学方面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在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上都比较灵活,能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激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竞争,因为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不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必须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三是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形式,满足了大众多样性的教育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形成了当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局面,使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形式越来越具有灵活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广度和外延,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社会认同度比较低

一是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识落差大。由于社会观念的偏见,特别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最优”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时难以根除,导致民办高校无法获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广大考生填报民办高校的意愿淡漠。在传统观念的制约下,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院校存在着很大的偏见与不信任。三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遭受诸多限制和歧视。民办高校毕业生很难与公立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的认可和重视,不少用人单位会设置诸多条件和门槛将民办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造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二、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同度低的原因剖析

1.社会认识模糊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只有公办大学而没有民办大学。造成社会对民办教育了解不深,认识上有偏见。一是排斥论,认为只有继续发展并扩大公办大学才是正确的途径,民办高校存在并不受欢迎;二是无用论,认为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偏低,很难符合社会需要;三是获利论,社会上依然认为民办学院是 “借办学之名,达营利之实”;四是鄙视论,对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不认可,认为学生学不到东西,整体素质不高。

2.舆论导向有偏差

现从政府、民办高校自身、大众传媒三个方面进行剖析。(1)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需要各方努力积极扩大和提升民办高校的地位和知名度,才能消除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不断提高社会对民办大学的认同度。世界上许多名牌大学,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对社会贡献早已超越公立大学。国内的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水平较高,在社会上与公办高校一样享有较高信誉,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明确办学目的,严格遵守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从而树立起社会公众对民办教育信心。(2)大众传媒对民办高校报道的信息客观性、科学性不够,在介绍、宣传民办高校成功经验和做法上明显不足。(3)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度不如公办大学,政府的各类宣传报道中都是先报道公办大学,再报道民办大学,造成社会公众对民办教育产生歧视和偏见。

3.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不足

当前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实验场所与国家制定的标准还有差距。一是办学目的不明确。有的举办方将学校视为营利性机构、私有资产,已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民办学校的社会声誉。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一些民办机构由于举办者没有充足办学经费,本着能省则省原则,在办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导致校舍设施及图书资料投入跟不上学校的发展需求。三是内部管理粗放。有些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存在严重的“老板心态”,还有的民办学校董事会形同虚设,大事小事都是举办者说了算,没有集体决策也没有董事会会议,客观上给学校的平稳运行造成了较大障碍。四是党建组织不健全。不少民办院校重教学轻党建,党组织应有的地位未能真正得到确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难以实现。五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一些民办学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存在差距。六是学校发展后劲匮乏。学校没有科学规划,盲目求全贪大,定位不准确;在办学上搞低水平建设,大量举债,盲目扩张,最终使办学陷入难以维持的境地。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民办高校舆论宣传力度

擴大和提升民办高校的地位和知名度,首先是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其次,要加大对各民办大学所取得的办学成效和特色的宣传力度,树立民办高校良好形象。同时,民办高校也要加强自身宣传工作。一是加强校园信息建设,重点做好学院官网、官微等现代化宣传手段。还要重视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宣传,它不仅能让社会公众获取学校信息,也能让学校师生学习和认识课外知识。二是完善领导组织机制,打造新闻宣传队伍。民办院校应当建立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组织精干人员及时收集和挖掘新闻热点,客观地报道学校的办学情况,让社会随时掌握学校发展和新动态。三是要增加人员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四是要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民办学校要主动与各类新闻媒体建立长期友好、全方位的合作,打造各类新闻宣传工作的平台。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争取达到“招蜂引蝶”良好效应。

2.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与公办高校一样对待。《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有同等法律地位。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出台民办高校管理办法。尤其是在财政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民办学校发展壮大。同时,民办学校自身也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彰显办学特色。从国外私立学院的成功经验得知,学校办得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学,学生规模也只有1万人左右。关键是看能否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检验办学成果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民办院校要切实在提高办学内涵上下功夫,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机制。三是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文明四大功能。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其承担者主要是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传承主体的教师,是办学的主要力量,是育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增加数量,又要优化结构。

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努力、相互配合、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认同度社会民办高校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