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涯侠医”蒋励:让贫困母亲都能享受医疗服务

2018-04-20淑红

妇女生活 2018年4期
关键词:无国界助产士产妇

淑红

无法体现价值辞职做“无国界医生”

2012年9月的一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蒋励,与远在英国留学的未婚夫通电话时,说出了考虑很久的一个想法:目前的工作让她越来越找不到价值感,她想参加“无国界医生”,为贫困和战乱地区急需医疗救助的人们提供服务。未婚夫在电话里沉思了一下,说:“既然你考虑成熟了,我支持你!”

蒋励是浙江丽水人,2001年8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博连读。2009年,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4年过去了,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她成了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工作几年后,蒋励渐渐有了“吃不饱”的感觉。她所在的妇产科每月接生200名未出生即受到悉心爱护的婴儿,每个医疗组有五六个医生,每个病房分配三到四组。蒋励想,北京医疗资源丰厚,她只是诸多妇产科医生中的一个,而在中国很多偏远贫困地区的医院,一个科室可能只有一个医生。她待在北京只不过有份待遇丰厚的工作和优越的生活环境罢了,作为医生的价值却很难体现出来。

怀着这样的想法,蒋励特别希望能到医疗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同事告诉蒋励,她的上级屠铮是中国内地第一位“无国界医生”,曾到世界多个国家进行过医疗援助。蒋励早就听说过“无国界医生”这个组织,想不到自己身边就有人加入,于是她向屠医生详细了解了“无国界医生”的有关情况。

通过屠医生的介绍,蒋励了解到,“无国界医生”(缩写MSF)是一个国际独立人道医疗救援组织,于1971年12月20日在巴黎成立。该组织成员遍布全球,每年有2000多名救援人员在约60个国家服务,1999年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屠医生还告诉蒋励,目前“无国界医生”正在全球发生武装冲突的地区加强外科及妇产科项目,开展更多针对母婴及生殖健康的工作,因而对流行病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妇产科医生、外科医生、骨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了解到这些情况,蒋励闪过一个念头:加入“无国界医生”,用自己的医术为战乱地区的贫困母亲提供服务。

自己的想法得到未婚夫的支持后,蒋励便上网向“无国界医生”发出申请,在全英文申请表上详细填写了个人履历。注册成功后,蒋励接到了来自“无国界医生”香港协会的电话。“无国界医生”香港协会1994年成立,是“无国界医生”全球24个协会之一。从2001年开始,中国内地有23名医生和后勤人员经过香港协会的考核后飞往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蒋励接受“无国界医生”协会两次英文电话测试后,被通知去香港参加为期两天的实地考核,接受综合素质测试。考核结束后,蒋励的名字被正式录入“无国界医生”人才库。此后,“无国界医生”定期将不同项目的资料发给她,让她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状况做出选择。

2012年底,蒋励选择参加了阿富汗“无国界医生”医疗援助项目,任务期限为3个月,每周工作7天,每月补助1000欧元。

接受任务后,蒋励有两个问题需要处理:第一,争取得到父母的支持;第二,决定是保留职位前去执行任务还是索性辞职。随后,蒋励委婉地把自己要去阿富汗执行任务的事告诉了父母。父母立马紧张起来,母亲再三恳求她慎重考虑自己的决定。父亲曾看到过阿富汗当地医院遭袭的新闻报道,替女儿感到担忧。蒋励极力说服父母,说她只有3个月的服务期限,要去的地方安全措施很好,父母這才勉强同意。

对于第二个问题,蒋励最终的决定是辞职。这大大出乎同事、亲友的意料,大家劝她不如保留职位,等完成任务后再回来上班。蒋励却说,她所在的妇产科人才济济,在这里她找不到“被需要”的感觉,她要到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去。

2013年春节前,蒋励接到“无国界医生”正式通知,她将在3月初被派往阿富汗南部一个叫霍斯特的地方执行任务。

异国他乡睡梦中被炸弹惊醒

“无国界医生”成立40多年来,组织成员一直工作在战争冲突、疫病、灾难之地,曾有医生被绑架、受伤甚至牺牲,因而人员安全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出发去阿富汗前,蒋励到香港接受了一周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详细到提醒她在当地坐医疗车时不要男女混坐,出发前还应买个穆斯林头巾遮住面部等。

2013年3月1日,蒋励在北京首都机场登上了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国际航班。经过数小时飞行,飞机在喀布尔机场安全降落。下了飞机,蒋励戴上从北京回民朋友那里借来的头巾。走出机场,蒋励看到的都是穿着各式各样长袍的当地人,中间夹杂着全副武装的持枪军人,远处偶尔会传来一两声枪响,眼前的景象与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场面是那样相似,让蒋励感到既忐忑又新奇。

机场离停车场有一段距离,看到蒋励一个人提着行李艰难地走着,当地人涌了过来,用难懂的当地话向她招揽生意。蒋励只是摆手,不开口说话,有两个当地人不肯罢休,一直追着她。这时,一个身穿白马甲的当地司机跑过来,从蒋励手中接过行李,她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像是看到了家人一样。汽车载着蒋励一路往南行使。由于常年战乱,公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沿途都是荒凉的戈壁。当地司机朴实、腼腆,能说简单的英文,听不懂蒋励问话的时候,他就笑着摇头。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汽车抵达霍斯特省的首府霍斯特。霍斯特位于阿富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相邻,人口近30万。汽车拐来拐去,来到一幢残破的平房前。司机告诉蒋励,这就是她将要工作3个月的霍斯特母婴医院。这幢平房只有三间屋子,一间手术室,一间病房,一间医生宿舍。来之前,蒋励担心会睡帐篷,如今看到宿舍四面有墙,上面有顶,她顿时松了口气。

放下行李,蒋励开始熟悉工作环境。已经在这里工作半个多月的巴西籍女同事告诉她,霍斯特市只有一所公立医院,其他都是零星的私人诊所。在这个不倡导女性接受教育的地方,母婴死亡率很高,每天都能遇到从没见过的疑难病例。

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早上7点蒋励准时上班。包括她在内,霍斯特母婴医院只有2名妇产科医生,2名麻醉师,4名助产士和十几个从当地招募的助产士。在这里,每天平均有约40名婴儿出生。这么大的工作量,如果医生事事亲力亲为,根本无力应对。比较忙的时候,每个医生每天平均要做五六台剖腹产手术。

第一天上班,蒋励就遇到一件让她吃惊的事情:当地招募的助产士进手术室工作,不肯脱掉长袍,她们觉得即使在同性面前摘掉头巾也是羞耻的。但不带手术帽和口罩就无法进行手术。为了说服她们换上手术服,蒋励费了很大劲儿,一遍遍地申明“无菌”概念,告诉她们戴着手套不要乱摸其他东西。在蒋励的劝导下,助产士们终于换上了手术服。

更让蒋励吃惊的是,当地人每天有5次祈祷,只要时间一到,哪怕正在做手术,那些助产士也会立即铺开垫子,跪在上面进行祈祷。蒋励建议她们做完手术以后再进行祈祷,虽然沟通起来相当困难,但最终蒋励还是说服了她们。

由于当地曾发生过针对其他医疗组织的袭击,而且蒋励每天都能听到枪声,她切身感受到了危险的存在。医院每天都会就安全形势开会,通报最新的消息。比如,撤离的路线是否通畅,以此消除大家的担忧。

一天晚上,蒋励正在熟睡中,巨大的爆炸声把她从梦中惊醒。蒋励惊恐万分,一时不知道往哪儿躲。她打通远在英国的未婚夫的电话,颤抖着向他报告这里发生的一切。未婚夫极力安慰她,还给她发来马友友的大提琴协奏曲,希望用音乐安抚她的情绪。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蒋励才慢慢恢复平静。

“无国界医生”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

尽管危险如影随形,蒋励仍恪尽职守,迎接着一个又一个小天使的到来。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产检体系缺位,她遭遇过倾尽全力救治新生儿却最终失败的意外。

那天,蒋励和同事遇到一个产妇难产,用胎吸将婴儿分娩出来时,婴儿已经严重窒息。蒋励立即用新生儿复苏术抢救,30分钟后,婴儿仍无心跳和哭声。按照医疗守则可以放弃救治,助产士开始收拾产台上的器械。但蒋励依旧一下一下地用力捏着复苏气囊,期待奇迹发生。这时,产妇的母亲走过来,轻轻地从蒋励手中拿过气囊,用手指了指天,又把手放在胸前,冲她说着什么。蒋励听不懂,但她大概能够猜到老人的意思:“你已做了你能做的一切,是真主将孩子带走了,感谢你!”尽管得到产妇家属的理解,蒋励心里还是很难受,如果在北京,有好的医疗设备和其他科室的支持,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转眼,蒋励在阿富汗3个月的任务接近尾声,她和同事服务过的1000多名产妇无一死亡。蒋励暗暗鼓励自己,最后几天千万别出事。结果,就在当天,一名怀孕7个月的产妇被紧急送往医院,产前出血过多。当时的情况是,医院宫缩药物不足,产妇并发症严重。蒋励觉得产妇的状况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但又没有上级医生可以求助。麻醉医生也慌了,场面有点乱,蒋励没控制住情绪,冲其他医护人员大喊,让大家保持镇定。

产妇生下婴儿后,宫内又开始大出血。蒋励尝试了所有方案都不奏效,只得切除产妇的子宫。切除子宫是妇产医生的下下策。在当地,如果一个女性无法生育,将被整个社会抛弃,有的产妇甚至在知情后自杀。切除产妇子宫后,产妇急需输血,隔壁警察局的警察在医院院子里排起长队,一个接一个地献血。产妇腹部缝合后,腹腔内依舊在出血,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无助的蒋励打电话给在英国的未婚夫,哭着说:“我真的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但是没有办法。”未婚夫在电话里不停地安慰她:“不要太自责,你已经尽力了!”因为医院条件简陋,没有监护室,没有呼吸机,产妇缝合完腹部被移到旁边的小屋子里,所幸她挺过了危险期,转危为安。蒋励这才松了一口气。

对于自己这段做“无国界医生”的经历,蒋励始终有种无力的感觉。当地常年战乱,再加上经济落后,产妇们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没有任何计划和节制地怀孕,造成了她们身体状况恶化。有的不适合怀孕却怀孕了,再加上没有产检习惯,导致母婴死亡率超高。不过,蒋励在霍斯特工作期间的遭遇并不全是灰色的,也有温馨感人的时刻。

蒋励服务过一位双胞胎产妇,产妇头胎顺产,二胎横位,必须马上做内倒转,否则婴儿有窒息的危险。蒋励和助产士成功地实施了这次抢救,最终母婴平安,在一旁陪产的产妇的母亲目睹了整个过程。

第二天,蒋励查房的时候,当地一位助产士走过来对她说,外面有位老太太找她。蒋励诧异地往外走,看到门外站着的正是昨天那位产妇的母亲,她手里捧着一匹蓝色花布,说是特意从集市上买的,送给蒋励做衣服。蒋励通过当地护士告诉老太太,救人是她的职责,这些布料她不能收。没想到老人特别虔诚,蒋励想付钱给她,老人显得很生气。怕伤了老人的心,蒋励只好收下布料。感动之余,蒋励真的把那块布料做成了衣服。完成任务回到北京,每当看到那件衣服,蒋励就会想起在阿富汗的那段难忘经历。

2016年,蒋励又被“无国界医生”组织派往巴基斯坦执行任务,3个月后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北京。有了两次在异国执行任务的历练,蒋励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通过一年的休整,2018年,蒋励准备和一直关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问题的老公,在中国西部缺乏医疗资源的地方开一家诊所,为那些享受不到医疗资源的人们提供服务。有朋友不解地问蒋励:“放弃北京舒适的生活,到落后地区开诊所,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蒋励认真地回答道:“与其挤在首都做一名可有可无的小大夫,不如到那些偏远贫困地区,为有医疗需求的人服务,那样更有意义。被人需要更能体现出人生价值,让天下贫困母亲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更是我的梦想!”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无国界助产士产妇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助产士有什么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