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教育功能研究

2018-04-20马莉慧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亲子景区旅游

马莉慧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全国总人口约13.7亿人,18岁以下人口约为2.79亿人,[2]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2017年4月,携程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25.3%的父母愿意带孩子外出旅游,[3]可见亲子旅游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人们除了关注旅游的经济、政治功能外,教育功能也走进人们视野,特别是处于人格形成期的未成年儿童,旅游对他们的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代有关亲子旅游教育功能的研究却非常薄弱,[4]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亲子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方面,亲子旅游具有怎样的教育功能,以及获得教育功能的途径,人们依然不甚了解。

一、亲子旅游的内涵与现状分析

(一)亲子旅游的内涵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展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亲子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潮流,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由于亲子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各位学者对于亲子旅游的理解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目前学界对亲子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说法,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见表 1)。

表1 亲子旅游代表性概念一览表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多将亲子旅游看作从家庭旅游与儿童旅游的发展变化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旅游人员组合以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为主体;旅游过程中以满足孩子的教育功能为依托;游览进程中以增长孩子见闻、开拓视野、增长阅历、放松身心为根本;旅途中以增进亲子情感互动为目标;旅游全程以安全健康为保障。本文认为亲子旅游是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未成年儿童教育与身心发展的高度重视、市场对“亲”与“子”旅游的深度敏感为背景,以家庭旅游与儿童旅游的细分为基础,以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为中心,以增进亲子双线交流,培养儿童丰富的生活阅历,健康的生活习性,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一种寓教于游的旅游形式。

(二)亲子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亲子旅游活动来源于民间实践,起源于2002年中青旅“小白鹭亲子游”系列活动的推广,兴起于2013年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由此亲子旅游的风潮席卷全国,我国的亲子旅游市场进入高温发展期。目前,我国亲子旅游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游时间相对集中。亲子旅游以未成年儿童为中心,因此,在出游时间上具有特殊性,主要集中于周末双休日、五一、十一黄金周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Talking Data:2017中国亲子游消费者大数据报告》(2016年7月—2017年4月)[8]显示出近年来亲子游客群的出游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6—2017年亲子游客群出游状况表

由表1看出,周末出游时间短,周边游是最佳选择,周边热受到人们的极力推崇;五一、十一黄金周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3~7天不等,以中短途旅游为主;寒暑假时间较长,长线游受到广大家长与孩子的追捧,出境游更是受到人们青睐。

2.亲子游人群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根据《报告》和百度指数显示,国内亲子游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河北、河南省份,《报告》进一步指出,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深圳等全国排名前10城市的亲子游人群占全国市场份额19.9%,[8]将近20%的市场占有量奠定了这些城市旅游龙头的地位。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们闲暇时间增多,旅游资源丰富,高校密集,成为国内亲子游的最佳地域。河北、河南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迅速攀升,跃升为亲子旅游的最具潜力地区。

3.消费偏好倾向于教育投资。亲子游家庭普遍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希望孩子从旅游中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教育功能的愿望更加强烈。《报告》中显示亲子游家庭更重视儿童在阅读、音乐方面的投资,手机中教育方面的应用占26.2%[8],这个比例依然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近几年,国内亲子游主要集中在公园游乐、乡村农业、科普教育、户外运动、休闲度假这5种类别,每种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凸显出旅游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自然文化知识,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未来的亲子旅游市场将进一步发掘旅游的教育价值。

二、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

(一)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属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之中处处充斥着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功能即培养人的功能。[9]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是指亲子旅游活动在儿童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即通过亲子旅游活动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

1.开展亲子旅游,有助于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功能的基础与核心。德育指儿童在观赏自然与人文风光、体验旅游地风俗民情的同时,接受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洗礼,将当地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美好德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参观我国著名的“三孔”,即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时,父母可以为孩子们讲解孔子的教育思想、美德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儿童的道德修养。智育指儿童在亲子旅游过程中获得技能,增长智慧,提高思考、判断与理解能力。例如海洋馆中动物孵化基地,儿童可以看到企鹅等各种小动物的孵化过程,一方面增强了儿童的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关心与爱护。体育与劳育指在亲子旅游过程中,儿童亲身参与各类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培养健全心智的目的。例如徒步、攀岩等各类户外运动,不仅消耗了体力而且增强了勇气。美育指通过亲子旅游活动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儿童在旅游过程中不仅感受了自然之美也体验了精神文化之美,进而提升儿童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开展亲子旅游,有助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班杜拉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10]父母在带孩子旅行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让儿童通过期刊、教材、互联网等方式选择旅游目的地,制定旅游攻略,规划旅游路线,预订酒店等。在旅游过程中,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流,在办理酒店入住时,让孩子承担起“小大人”角色,主动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交流,办理入住手续。旅游结束后,让儿童进行反思,父母要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打分。让孩子参与旅行的构思、设计、实施的过程,既满足了儿童愉悦身心、增长见闻的目的,又增强了儿童独立意识,培养了独立自主能力,提升了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人生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可以奋勇前行。

3.开展亲子旅游,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观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儿童处于人生初始阶段,分辨与判断能力较弱,极易受现代社会中各种网络游戏、黄赌毒、社会暴力、功利思想等影响,如果不在他们成长时期加以正面引导,后果不堪设想。应该充分利用旅游这个特殊的教育载体,开展以“生态自由行”、“科普教育行”、“乡村游乐行”、“文化景观行”等为主题的旅游教育形式,让儿童在旅游过程中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11]与科技价值,促进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4.开展亲子旅游,有助于儿童形成强烈的爱国热情。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亲子旅游就是将祖国这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呈现在儿童眼前,儿童通过眼见、耳听、鼻嗅、嘴尝认真领略祖国的美,感受北方的皑皑白雪、江南的婉约秀丽、西北的凛凛荒漠、东方的繁华璀璨。例如带孩子到文化底蕴浓厚的特色古城,穿当地民族的传统服饰,食当地特色民族美食,住古韵悠久的民俗客栈,行历史绵长的青石古道,赏优美动人的民族歌舞。儿童置身其中,才能更深切体会到祖国的绚烂多姿,感受祖国深厚的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的优良美德,从而激发儿童的民族自尊心[12]与自信心,产生对祖国浓厚的爱与深深地敬仰之情,形成儿童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亲子旅游的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一)发挥节日效应,更新教育形式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注重传统节日的庆祝,节日自然成为家长带孩子玩耍嬉戏、寓教于乐的好时机。每种传统节日都有其形成的典故,都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等自然与人文成分,例如春节“年”的传说,元宵节猜灯谜、舞龙等风俗,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等。旅游景区应充分运用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春节期间在景区内举行“年”表演活动,将传说展现在现实舞台上;元宵期间,举办猜灯谜大赛,端午期间,举办屈原作品展,举行屈原演出。将传统节日与旅游相结合,加深了儿童对节日的理解,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学习了神话传说、古诗词句、节日的典故与由来、古人的传统美德等,开创了学校教育之外的新型教育方式。

(二)创建旅游行为教育模式,以行动促发展

在旅游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我们经常在一些景区看到“×××到此一游”的字样,各种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极易受外界各种行为的影响,如果家长和景区不注意对儿童行为加以正确引导,他们也很容易犯这种不文明的错误。景区内应实行行为教育模式,每天早晨景区开放时应告诉游客景区有评选“文明之星”的活动,对于拥有乐于助人、礼貌排队、不乱丢垃圾等的文明行为的游客给予表扬和奖励。[13]比如免除当日门票,发“文明之星”奖状,赠送旅游纪念品等,而对于行为恶劣的游客给予批评和惩罚,例如口头批评,清扫部分地面垃圾等,对于屡教不改者,景区以后拒绝接待此类游客。通过奖惩制度,儿童可以直接看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激励他们争做文明小标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营销形式,将营销与教育相结合

亲子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项整体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景区通力合作,整合营销。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电视广告、移动通信等媒介,[14]通过撰写新闻报告、拍摄景区纪录片、景区专题广播、发送短信等形式推广景区风光。景区应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同时也可以请当地名人、道德模范榜样人物、明星等担当景区形象大使,传播景区精神。每个旅游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景区应根据自身特色结合教育理念创作推广歌曲,歌词中融入当地民间传统、地域独特性、景区个性、人文精神,歌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将闻景、看景、听景与教育相结合,开创了营销新形式,儿童不仅耳濡目染了美景,更体验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敏,窦群,刘爱利,赵瑞克.城市居民亲子旅游消费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家庭结构变化的背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11):1404-1408.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携程网.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EB/OL].(2017-04-05)[2017-11-09].http://b2b.toocle.com/detail--6391704.html.

[4]刘录护,左冰.城市中学生旅游的教育功能:现象学视野的研究——以广州市某中学学生为例[J].旅游学刊,2010(10):63-71.

[5]张磊.浅谈亲子教育旅游的发展[J].今日科苑,2008(10):40-41.

[6]张红.有关亲子游产品及其开发的几点思考[J].旅游研究,2010(12):51-55.

[7]刘妍,张欣然,程庆.中国亲子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2015(4):79-82.

[8]旅游消费者大数据实验室.TalkingData:2017中国亲子游消费者大数据报告[EB/OL].(2017-04-25)[2017-11-09].http://www.useit.com.cn/thread-15141-1-1.html.

[9]龚胜生,任唤麟.论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347-352.

[10]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陈奉伟.论发挥遵义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现代商贸工业,2013(7):53-54.

[12]卢飞,宫红平.书法旅游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273-273.

[13]何艳萍,胡道华.旅游开发的教育功能研究[J].绿色科技,2013(11):236-237.

[14]孙莹.中国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亲子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