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4-20吴玉梅畅永萍
吴玉梅 畅永萍
(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810012)
延续性护理服务是由美国持续性照顾以及转介系统产生的,是出院计划的延伸[1]。延续性护理服务主要是对护理活动进行设计,使患者可以在不同的场所以及不同层次间转移的过程中都得到相同的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疾高危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发生[2]。本次研究主要对“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即将出院的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选取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8.2±1.3)岁;实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9~88岁,平均年龄(78.8±1.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出院前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健康宣教、随访等措施。患者在出院前应该对家属进行压疮照护的相关培训,其中包括压疮护理指导和干预措施,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于家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回答和指导。
实验组实施“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1)成立“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服务小组,小组成员组成包括:2名医院专业护理人员、2名压疮组护士、6名社区护士组成,医院护理人员对各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明确分工,制定相应的干预流程,并且指导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以及相互联系的机制。所有护理人员应该参加集中的培训,对ADL量表、Braden量表、压疮愈合评价量表的评分办法进行指导,同时知道护理人员压疮的护理注意是将以及敷料的使用办法。(2)患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该对其压疮情况进行评估,借助信息平台将患者的评估结果传至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于后期的整体评估。(3)社区延续性护理,社区护士根据双向转诊中的记录信息,出院前1周可以实施入户随访,根据制定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数据实施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出院前后压疮愈合情况采用压疮愈合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出院后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出院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压疮愈合情况比较
3.讨论
“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的成立,首先制定了小组成员的组成方案,然后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进行安排,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中职责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指导,这样有助于压疮组护士和社区护士之间的护理信息的对接,使得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压疮创面的愈合情况,促进了延续护理的顺利实施[3]。
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就是建立患者就医的基本信息对接制度,医院和社区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医院的专业护士定期将患者的基本情况传至网络平台中进行保存,使得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社区护士还可以根据医院的护理安排完成入户随访,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4]。延续性护理服务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就是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合作密切的结合,将医院和社区护士作为护理的主导,合理分工,分享护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的提高延续护理服务的质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出院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在出院后对患者实施“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有效的促进了压疮创面的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萍.老年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和护理新进展[J].首都医药,2014,21(18):62-63.
[2]朱叶琳.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81.
[3]陈晓燕.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压疮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0):71-72.
[4]魏恒阳,胡文立.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易患因素及对病死率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04):552-553.
[5]房海鹰,张喜峰,刘美玉.脑卒中患者合并压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