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分析
2018-04-20高艳
高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710061)
随着临床医学持续发展进步,静脉滴注20%甘露醇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也包括神经内科。但是由于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短,因而增加再次穿刺的痛苦,也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生理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加强护理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价值并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性别:男32例,女18例;年龄:39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20±8.80)岁;疾病类型:脑梗死有21例,脑出血有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有12例。研究组:性别:男30例,女20例;年龄:40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56.25±8.7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有20例,脑出血有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有1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滴注20%甘露醇。在滴注过程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行静脉滴注前应选好留置针具体位置,并避免选择下肢静脉、手背血管等。确定留置针数量,并分别在浅静脉留下1根留置针;同一个部位不重复2次滴注,应选择2个注射部位互相交替留置针,留置针封管每隔4小时即更换,并选择稀释肝素或者生理盐水作封管。首先给予高渗溶液方法输注甘露醇渗入血管,并且在1小时内避免再次输入大刺激性或者高浓度的药物,以避免血管过度受刺激。在输注甘露醇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为35℃。
1.3 观察指标
收集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束后作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输入软件SPSS19.0作处理及分析,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组间无差异性则P>0.05。
2.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6.00%,组间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000,P=0.045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80.00%,组间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3324,P=0.0374。(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属于临床常用的护理新型操作技术,被临床用于静脉给养、救治及治疗的重要方法。相关数据资料表明,给予患者施行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以放置3~5日,但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因而容易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1]。
以往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神经内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为主,但是护理效果不明显,患者发生静脉炎、皮肤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2]。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且取得满意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结合患者的实况以及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特点,选取数个留置针位置,并分别留置留置针,在输注过程中选择2个注射部位进行互相交替留置针,从而有效避免一个部位重复2次滴注;其次,一个部位在1小时内避免再次输入大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药物,从而避免血管受刺激。除此之外,在输注20%甘露醇过程中,应保证药物温度为35℃[3]。结果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其次,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神经内科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应用方式,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从而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加强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蕾.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7):142-143.
[2]顾文超.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33-234.
[3]陈瑞敏,李凯.护理干预对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