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4-20杨廷和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
关键词:锥体三维重建椎管

杨廷和

(简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简阳641400)

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法站立、翻身困难、运动障碍、腰部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粉碎性骨折发生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传统诊断多采用CT及X线片,这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较差,特异度不高,容易造成误诊,不利于临床诊治[2-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广泛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该技术能观察患者骨折处任意平面位置及体位,进而准确呈现椎管受累、骨折、移位程度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5例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5.59±1.47)岁,致病原因:高处跌落50例,交通事故25例。纳入标准:(1)病情稳定的患者;(2)已接受治疗的患者;(3)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患者;(2)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分组标准:所有患者先接受X线检查,将其结果纳入对照组;再接受CT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观察组。

1.2 方法

对照组:X线行常规检查,对准脊椎正位及侧位,部分特殊患者可根据要求给予双斜位摄片。观察组:应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选取患者仰卧位,在患者骶1椎体下缘置胸12椎体上缘之间进行扫描,腰椎正侧位定位,扫描平面与椎管垂直,螺旋扫描,电压设为120kv,300mA,螺距3.0,厚度3mm,层距3mm,重建0.5mm,重建图厚度设为1mm,将重建图像传至数据处理工作站,利用三维技术处理图像。两组患者检查前需做好准备,密切做好生命体征观察。

1.3 评价指标

检查结果:所有受试者的影响资料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及2名骨科医生共同评价完成,评价内容主要有中柱及后柱,稳定骨折、不稳定骨折、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骨折、是否椎管狭窄。评估不同检查方式的脊椎骨折检出率、骨折位置诊断率、合并椎管狭窄诊断标准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应用SPSS29.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n(%)描述,无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75例患者均为外伤性骨折,共有骨折104椎节,其中三柱骨折3例,前中柱骨折28例,中后柱15例、单纯前柱骨折5例、单纯后柱骨折17例、单锥体骨折36例。单纯压缩性骨折41例、爆裂骨折34例、合并椎管狭窄10例、未合并椎管狭窄19例。

2.2 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照组75例患者接受X线诊断,结果显示:骨折104椎节,共检查出66椎节(63.46%)。其中三柱骨折1例,前中柱骨折18例,中后柱9例、单纯前柱骨折4例、单纯后柱骨折3例、单锥体骨折31例。单纯压缩性骨折30例、爆裂骨折16例、合并椎管狭窄8例、未合并椎管狭窄12例。观察组CT检查结果显示:骨折104椎节,共检查出96椎节(92.31%)。其中三柱骨折3例,前中柱骨折28例,中后柱15例、单纯前柱骨折5例、单纯后柱骨折10例、单锥体骨折35例。单纯压缩性骨折41例、爆裂骨折30例、合并椎管狭窄10例、未合并椎管狭窄15例。

2.3 两组影像学特点

对照组中10例患者X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锥体脱位,15例患者可见横突。观察组矢状位显示21例脊髓损伤,影像表现为脊髓增粗,信号混杂的特点。椎管及椎旁组织显示清晰,其中5例患者增强影像可见骨折线,但VR图像未见该处出现骨折。30例爆裂骨折中共有18例患者伴有骨碎片突入椎管情况,SSD及V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碎片为纤维立体形态,见表。

表 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

3.讨论

临床认为,积极有效治疗干预能够快速促进脊椎骨折患者病情好转,减少残疾及死亡风险。明确骨折线走向及椎管形态[4-5],脊髓损伤情况、骨质情况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清晰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是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前提基础。X线是传统诊断脊椎骨折的首选方式,可清晰反映损伤范围,帮助医生大致了解患者锥体骨折受损位置,判断骨碎屑移动程度,但无法准确判断锥体中及后柱损伤程度,难以观察碎裂骨块突入椎管的程度及脊髓损伤,单纯诊断效果不佳。如AA型胸椎骨折类型X线影像表现为锥体前缘高度降低,严重的患者锥体前缘降低>50%,脊柱后凸畸形,脱位多为前方或侧前方。CT影像则为脱位伴锥体后缘上端骨折,横断影像显示整个锥体呈粉碎性破坏,厚壁骨折向后突入椎管,已压迫脊髓。脱位但是锥体后缘上端未见骨折的患者横断影像显示后壁完整。AA1型骨折患者前缘高度降低但没有超过锥体1/2,中后柱完整,属于稳定性骨折。X线及CT能较好的反映AA1型骨折情况。通常情况下,AA1型骨折只需行X线检查,无效行CT检查。AB型骨折X线表现为一侧锥体边缘高度降低,但未超过50%,对侧锥体高度不变。严重的患者锥体一侧粉碎,脊柱畸形。CT横断影像显示单侧1/3~2/3锥体粉碎性骨折,半脱位患者压缩侧椎弓根骨折,骨折块可压迫神经或脊髓。传统CT较普通X线平片而言,能较好的处理骨折细节,清晰显示附件骨折及中后椎柱骨折,可帮助医生了解骨折线走向,清晰骨碎块大小、数目但依旧难以反映椎管内脊髓及神经损伤程度,应联合其他诊断措施,提高诊断质量。

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临床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脊椎骨折的报道越来越多。CT三维重建技术较常规CT、X线检查更能准确反映脊髓、韧带、软组织损伤情况。大部分压缩性骨折的椎节矢状面能见明显的结构异常及信号紊乱,以楔形改最为典型。爆裂性骨折可见矢状位、冠状位骨板皮质低信号带欠完整,可见嵌入锥体内。CT三维重建技术是以常规CT检查为基础,能通过三维表面成像,真实还原腰椎骨三维立体结构,现已广泛应用在腰椎骨折临床诊断工作中。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较好反映骨折程度、受损位置、大小、位移、数目等信息,判断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神经受损程度。本文研究观察组骨折椎节、骨折部位、稳定性骨折、爆裂骨折、合并椎管狭窄诊断正确率较高:提示,CT三维重建技术较传统X线能更准确反映腰椎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骨折程度,有利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能有效提高腰椎骨折检出率及正确性,有利于开展对症治疗,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永.多层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18-120.

[2]张爱明,李青,黄晖,等.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6,8(2):81-86.

[3]李红梅.多层螺旋CT在腰椎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764-766.

[4]杨平.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66-66.

[5]杨广杰,郭庆功,周炳康,等.改良胸膜外路及植骨结合侧前方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效果[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09-111.

猜你喜欢

锥体三维重建椎管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搜集凹面锥体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进动锥体目标平动补偿及微多普勒提取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