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2018-04-20赵娜
赵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1)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该病起病突然、发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当大脑的血流阻断或减少时,会导致动脉血流受阻、血管破裂或血流渗出,这时就会出现脑组织的缺氧,导致脑梗死[1]。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尽管很多发达国家的脑梗死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全世界患脑梗死的人数却是在持续增加,脑梗死的人数以每年8.1%的幅度增长[2]。美国FDA认可的急性脑梗死的规范治疗为:口服阿司匹林[3]以及对发病4.5小时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4-6]。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及费用偏高等原因,使得大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溶栓治疗。目前我国临床上除了上述治疗,还常用改善循环、神经保护药物,如丁苯酞、依达拉奉等。本研究对2015年6月—2016年8月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8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发病后的72小时内就诊,患者错过溶栓时间或由于经济原因,皆未接受溶栓治疗。患者在入院时均经脑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判断标准[7]。回顾性收集的患者均不伴有严重肝、肾、凝血功能不全、心源性栓塞及其它脏器严重疾病,病人中无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者,无依达拉奉、丁苯酞药物过敏者。且TOAST分型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来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NIHSS评分<10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性22,女性20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0±4.5)岁,病程7小时至72小时,平均病程(1.5±0.5)天,危险因素中高血压27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2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8例、吸烟18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2.5)岁,病程7小时至72小时,平均病程(1±0.5)天,危险因素中高血压25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2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0例、吸烟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危险因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药、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类药治疗。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治疗效果分为6类。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 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 以上;死亡。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枝循环情况、微栓子脱落、血管内皮损伤及自由基损伤等关系密切。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点是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减少脑细胞损伤。
丁苯酞可通过多种机制减轻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如促进侧支循环、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动物模型实验显示丁苯酞可以在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后增加局部微动脉血流速度,开放软脑膜动脉侧枝循环,从而增加MCAO后纹状体的脑血流量[8]。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时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复合酶IV活性降低,丁苯酞能够降低缺血对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阻止线粒体水肿和空泡化,保持线粒体Na+-K+-ATP酶及复合酶IV的活性,避免继发神经元凋亡、坏死[9]。
依达拉奉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控炎症因子、抑制细胞凋亡等[10]。依达拉奉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治疗脑缺血的作用,依达拉奉对氧化应激所致神经血管单元中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11]。依达拉奉亦能降低脑梗死所致脑水肿,有研究表明其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梗死区域的表达实现的[12]。
本回顾性研究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有效率为97.6%,而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有效率为78.9%,可见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P<0.05)。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可见,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1.23,而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5±1.61,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的多个反应环节、促进侧枝循环、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从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本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依达拉奉,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肖桂荣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回顾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提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对安全。但本回顾性研究纳入病人时,已将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排除在外,故在临床应用中仍需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综上,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Arun Paul A. Brain and vascular imaging of acute stroke[J]. World Neurosurg.2011;76:S3–8.
[2]Xue TL, Peng WR, Le P,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RADE approach[J].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6; 16:68.
[3]Wardlaw JM, del Zoppo G, Yamaguchi T: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10:1002.
[4]Natarajan SK, Karmon Y. Prospective acute ischemic stroke outcomes after endovascular therapy: a real-world experience[J]. World Neurosurg. 2010;4:455–64.
[5]Taussky P, Tawk RG. Medical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review of intravenous and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options[J]. World Neurosurg.2011;76:S9–S15.
[6]The SPS3 Investigators. Effects of clopidogrel added to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lacunar stroke[J]. N Engl J Med. 2012;367:817–25.
[7]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8— 194.
[8]徐皓亮,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3):172-175.
[9]李和平,吴丽娥.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保护机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7(6):342-345.
[10]邝桐博,皋聪,季晖.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5):804-807.
[11]Lee BJ,Egiy,Vanleyenk,etal.Edaravone,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 protects components of the neurovascular unit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vitro[J].Brain research,2010,1307:22-27.
[12]Kikuchi K, Tancharoen S, Matsuda F, etal. Edaravone attenuates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by suppressing aquaporin-4[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 ations,2009,390(4):1121-1125.
[13]肖桂荣,王赵伟,朱仁洋.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6,17(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