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货币的“符号化”

2018-04-19张远王岩松糜致远朱嘉程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符号化货币

张远 王岩松 糜致远 朱嘉程

【摘要】如今在社会交易过程中流通的纸币是基于古代金属货币在变形过程中信用性不断累积的产物,故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制、金属成分等因素变化的揭示,阐明公众和政府是如何博弈、互动的,以及当公众面对统治者剥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逐渐接受货币信用化的心理转变,进而揭示中国古代货币由商品性向信用性过渡路径的路径依赖,指出货币制度是金融协调的产物,继而为现代纸币的发行运用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革新找到理论依据,丰富其应以信用为基础的内涵。

【关键词】货币:商品性;信用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受周围环境的惯性、约定俗成的习惯的影响去做事情,往往占了很大一部分。例如,在我们交易的过程中使用纸币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停下来反思一下,是什么样的历史因素的积累导致了人们将一张毫无价值的纸币赋予其特殊的交易功能?同样地,在移动支付乃至电子货币日新月异的今天,信用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基于历史上带有商品性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过渡到信用性的纸质货币“符号化”的曲折历程,来窥探由古至今信用性在货币上逐渐积累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继而得出一定的结论,以就教于方家。

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国古代货币由商品性向信用性过渡的演化进程,作者决定先选取中国货币史上热议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1858年,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中提出“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并将之命名为“格雷欣法则”之后,此规律就不断被引用来解释历史和现实中的货币现象。所谓“格雷欣法则”,指的就是当有劣币和良币两种货币一起流通时,而且在进行交易时它们是完全等价的,那么人们自然会用劣币来进行支付,而将足值的良币窖藏起来,人们都有用最少的代价来完成交易的动机。然而,对于这一规律,国内的张五常、周其仁教授提出了质疑:在流通领域,商品和货物的买方了解货币的成色,而想收藏足值的、使用不足值的。但卖方也并非是完全不了解货币的“良劣”,双方可能根据货币的“良劣”来讨价还价,给不同“良劣”程度的货币进行不同的定价。对此,李佳指出,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信息的对称性问题。如果信息很不对称,只有买者了解货币的成色,而卖者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劣币,那么在卖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劣币,在他们作为买者来消费时,就会将价格抬高,造成通胀。最后还是会迫使劣币退出流通,而重新使用良币。从这个角度上看,长期的效果所显示的情况是“劣币驱逐良币”。

仅仅从“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现象中,我们就能发现“信息对称性”这一信用性现象在货币交易过程中所反映的特征。这里对于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货币的使用就蕴含着货币的信用性在其中,诸如对货币的减重、对货币材料金属成分的调整、对货币面值的提升都反映了货币信用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中央政府正是通过铸造“劣币”的方式透支货币的信用性,从而来收取货币铸造税来为财政服务(例如王莽政府同时铸造重一铢的小泉直一和重十五铢的小布一百,两者重量相差十五倍,可作价相差百倍,可谓是统治者从用铜量上直接对百姓的“征税”)。这无疑是一种对于使用货币群众的一种剥削,当这种剥削超过一定程度后,要么劣币和良币各自作价使用,要么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王朝出现并整顿货币制度,符合流通需求的良币重新回到交易中来。这正是很多人认识到的,从长期的人类货币史来看,

“良币驱逐劣币”的论断或许更为准确。

本文研究的对象在于货币,故对货币下定义成为研究货币从商品性向信用性过渡历程的重要基点。我国古代的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本身具有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或商品。陆凯旋的这一说法揭示了当货币刚刚产生时的性质:它只是为了人们方便交易而产生的一种中介形式。所以,货币最初总是以实物的形式展现,例如彭信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货币史》中就反复使用米、粟等粮食作为衡量历代货币价值的尺度,可见在货币产生之初,人们经常使用或接触的东西往往会成为当时的一般等价物。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斷发展,不便于携带的一般等价物逐渐被小巧轻便的足值贵金属所取代。初期的足值贵金属是类似于金属块一样的货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即是一例。这样的货币是一种称量货币,但由于市场交易的小面额性质以及黄金的极贵重性(稍加磨耗,即使肉眼、称量仪器无法察觉,对价值的损失依然巨大),称量贵金属货币逐渐为铸造铜币所取代。由于古代采矿技术的不发达,铜料属于相对稀缺的资源,而且其硬度和稀有性都较为适合充当货币。但由于钱体的减重、大面额钱币的涌现、钱币金属成色的降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随即发生:不足值铜铸币驱逐足值铜铸币;铁钱驱逐铜钱;纸币驱逐铜钱。而一开始的纸币是一种代用货币,类似产生于唐朝的“飞钱”,它能够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而随着这类纸质货币的普及化、官方化,这样的纸质货币不再能够长期兑换成一定数量的金属货币,这样的货币我们称之为信用货币,即一种“符号化”的货币。信用货币能购买到的东西是随着物价水平的波动而随时变动的,有时这种变动还相当剧烈,即使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时信用货币也与前文所述的中国传统的货币本质论就不符合了。以上所述的从商品性货币(即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代用性货币再到信用性货币的演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历程之间,即使是在每一个历程自身中,也蕴含着信用性的积累,这样的积累笔者将他归因于施加信用方和接纳信用方两者在货币的交易使用过程中逐渐妥协的一种产物。我们清楚,任何一种形态的货币都有其固定的货币锚,例如称量金属块的货币锚是一般等价物,而货币锚所在即价值的根源所在。而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是持续波动可变的,那么它的货币锚、货币价值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因素而得以存在的呢?实际上,信用货币的基础不是商品、价值和等价交换,而是国家政权的强制、垄断或者说是国家信用,信用货币离开了“权威”或信用就会一钱不值。

根据上文的分析,通过与西方货币发展过程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货币制度的演化,遵循了从低本位货币到高本位货币(“绝对稀缺性”强)演进的基本逻辑,而纯信用货币即纯纸币制度是在高本位的最高阶段,即以信用经济高度发达为基础而诞生的。而中国货币产生信用货币的阶段并非在高本位货币阶段,而恰恰是在货币极度贬值后的“低本位阶段”发生的。铜作为一种主要的铸造材料,在中国货币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别于西方货币经常使用的金银,并非稀缺金属的铜其价值与其重量并不能如金银贵金属一般呈正比关系。故金银货币可以允许民间铸造而不影响其作价,而铜质货币往往在流通过程中被政府赋予了一定的信用,故中国铜质货币在产生之初便是一种贱金属价值和政府信用价值的混合物。薛畅也将中国货币的性质概括如下:通货量的软约束、由于贱金属铸币材料所决定的货币不严格的足值性、官有铸币权所赋予货币不稳定的信用性。

故当我们在使用手中的纸质信用货币时,我们确实需要反思其信用的来源和建立的过程及方式。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长达千年的铜质货币的流通并逐渐信用化(铸造材料的贱化、铸造重量的减少等)这一点,纸质货币这一概念才能够逐渐为百姓所接受。同时,货币信用化的历程亦能提供给我们一定的反思,即从官方角度对货币施加过度的贬值终会导致百姓的弃之不用甚至是长期的经济危机。这是中国货币史的历程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点教训,希望通过借鉴中国货币历史上信用性嬗变过程中的危机频现来为现在如火如荼的移动支付甚至是电子货币提供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符号化货币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浅议老字号的品牌传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基于ArcGIS的胜利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图符号化设计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