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协同育人视角下“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2018-04-19万川梅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协同育人新工科

万川梅

【摘要】从“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出发,融入产业协同育人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界定“人工智能+新工科”概念入手,分析在“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中融入产学协同育人教育的路径、方式及其重要性,提出应将深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尺度,以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或企业家等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工科;产业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路径

引言

以“互联网+”、分享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造经济等为形态的新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革新传统工科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和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适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战略,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人类未来的战略性技术。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项目和课程并没有有效融人工科教育教学中,因此从产学协同育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和实施“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有助于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大量工程技术人才,这已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双一流”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目标。

一、“人工智能+新工科”的提出和发展

(一)“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教育部等部门于2016年底颁布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鼓励并支持高等教育机构革新工程教育内容、目标和模式,强化发展诸如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海洋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等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工程技术类学科、专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人工智能涉及信息工程、机械控制、传感器、自动化、计算机、生命科学、电子工程、纳米材料等各个方面。因此,跨学科人才培养自然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

(二)“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探讨

“新工科”作为新生概念,人们对“新工科”的本质和内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钟登华把“新工科”的內涵解释为: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二、“人工智能+新工科”的本质和内涵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及产业的迅速崛起,既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培养人工智能产业化人才,更需要高等教育机构从发展“新工科”的战略高度系统规划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和专业,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的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机构应把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深入地融入“新工科”建设行动中,创新学科和专业建设理念与实践,开发“人工智能+新工科”导向的课程,从人工智能基础和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层面建设“人工智能+新工科”课程体系。“人工智能+新工科”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为:工程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应对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经济模式的战略设想与选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支撑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教育融入“人工智能+新工科”的价值和意义

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指出,.我国工程学科、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发展不足。此外,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工科教育能力建设滞后、工程教育实践能力薄弱等,导致我国在全球工程技术领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深入开展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帮助高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的能力,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实际解决功能问题的能力。

四、产学融合,协同育人融入“人工智能+新工科”教育的路径和模式

(一)发展学校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平台

高等教育机构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平台,有助于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实践学习环境,促进其情景认知的发展,提高其对抽象理论、概念和过程的理解。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产业间的合作,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与条件。

(二)建设校园众创空间

大学应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空间,比如创客空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需的场所和基础设施。

(三)培养与企业深入融合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工程型教师

工科教师应全面了解全球工程技术的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此基础上系统、深刻地阐述教学目标,并根据技术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市场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更新教学目标。而且,工科教师还应深入系统地融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新工艺、新技术、新的操作模式手段,并实时制定和更新相应的课程标准、授课内容、实验大纲等教学资料以衡量其有效性。

结语

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应成为“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尺度。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积极回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召唤和全球创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把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教育理念融入“人工智能+新工科”教育项目和课程中,以培养具有卓越工程技术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协同育人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