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

2018-04-19杜珊珊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大学生

杜珊珊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线人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既是甄别者、引导者,同时也是联络者。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辅导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个时期,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節奏不断加快,竞争十分激烈。就大学阶段来说,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等种种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提上了日程,各高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各高校都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比如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聘任专职心理老师、在各班选拔心理委员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国高校中每年因为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自杀仍是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大学生婚心理危机往往不能在早期被发现并及时治疗。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辅导员是最能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而各班级的心理委员是直接和学生接触的,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通过班级心理委员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甄别与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这是值得高校辅导员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在对待一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处理上,而是要追踪他们的心路历程,找出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要调动辅导员、家庭、班级的力量,形成社会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期,增强心理韧性。当遇到突发心理疾病的学生时,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信心,重新走上大学生活的正轨。

一、走进内心,寻找对策

辅导员应该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耐心与学生沟通,了解表面现象下的深层次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追踪他们的心路历程。只有这样,寻找到的对策才能被学生接受,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二、多方力量,共同面对

学生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发生问题后,辅导员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要做通其舍友的思想工作,引导同学给予他及时的关心,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三、及时转介,寻求帮助

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技巧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师,而是要能甄别出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当有的问题超出辅导员的能力范围,就要适时转至专业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第一时间联系校心理咨询中心,给学生进行初步的心理咨询,必要时送医院做医学鉴定并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问题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能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透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必要时应寻求专业人士的指点与帮助,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获得发展,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以真诚温暖、细致深入地沟通打动学生的心,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收到学生关于其他学生存在异常行为的反映时,要注意鉴别是否属于异常范围,这个判断依靠平时对学生的深入了解。鉴别心理问题不能凭感情和经验,必要时可以请专业医生确认,心理问题的发现要敏锐,确认要慎重,把握心理健康的重难点,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群体中异常的情况,尤其对那些自卑、敏感、内向的学生要重点加强个体心理韧性的培养,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积极看待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生暂时由家长领回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阶段性心理问题对其整个人生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其早期成长经历造成的,甚至直接由其父母的不当行为导致,辅导员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其父母意识到问题并及时做出改变,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另外,学生在学校发生的心理问题,肯定有周围环境的诱因,不管是毕业、就业压力,还是过往经历的伤害事件,辅导员都要尽量追寻清楚,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也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开始不能太纠缠问题产生的原因,盲目的督促学生改变,而是要以一颗包容的心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现实状态,帮助他们走出接受心理治疗的第一步。

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工作,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自己本身也要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绪。在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中,压力无处不在,学生、家长、社会、家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意外都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但我们知道它避不开,也躲不过,我们只能积极地面对它,“踩着舞步去工作”,才能健康地过好每一天。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