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阶梯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参与策略分析

2018-04-19高原张涵赵艳红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幼儿

高原 张涵 赵艳红

【摘要】幼儿主体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根据罗杰·哈特的儿童参与阶梯理论,将幼儿的参与性分为非参与·l生水平、成人导向的实质参与和幼儿主导的实质参与三个水平。根据三个参与水平,提出发展幼儿参与的教育策略:根据活动性质选择幼儿参与方式;决策活动留出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参与方式;教师研究儿童决策过程,有效解决儿童决策、执行和反思中遇到的问题:发展儿童深层次思考能力,促进幼儿理智地判断和选择。

【关键词】参与阶梯理论;幼儿;参与策略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如何让班级所有的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或其他活动中来,陆贝旎认为:“介入儿童参与活动的成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对自身与儿童关系的把握,还体现在对儿童的观察以及对儿童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度的把握。”本文以罗杰·哈特的儿童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基础,对幼儿深度参与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发展儿童主体性提供新的视角。

一、幼儿“参与”的内涵

幼儿园在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罗杰·哈特研究了儿童参与水平,创建参与阶梯理论。罗杰·哈特将“参与”看成是一个分享决定的过程,将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认为,公民参与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在哈特的“参与”定义中,关键要素是决策,其将“参与”描述成为一个阶梯,人们将会从“非参与”逐渐地转变成为“参与”,最终形成了儿童参与阶梯理论。该理论将儿童参分成了非参与阶段、成人主导的实质性参与阶段和儿童主导的实质性参与阶段。

(一)非参与阶段

非参与阶段是指幼儿在这个阶段并不是真正地参与到决策当中,幼儿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当中,不会在活动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对活动的主题也不理解。儿童在学习决策活动中没有选择和决策的机会和权利,非参与阶段具体还能够被细化成为三个层级阶段。

首先,操纵(Manipulation)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不理解活动方案,按照他人的安排下参与活动,教师或家长在活动开始之前将整个活动过程安排妥当,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幼儿完全依照教师的要求活动。其次,装饰(Decoration)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娱乐性的活动,以简单的证明幼儿主动选择某些活动。这种参与只是教师为中心的操纵活动中的“装饰”而已,大多数有意义的活动是在教师或家长的控制下进行的。最后,表面阶段(Tokensim),在这个阶段当中,表面上幼儿似乎有发言权,但没有机会在讨论主题之后,提出他们的想法,也没有与其他幼儿沟通协商的环境,即使儿童提出想法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以上三种,虽然有一些表面上的参与形式,但是从决策的参与实质来看,决策过程儿童既没有发言权,也没有表决权。

(二)成人主导的实质参与阶段

主导权在成人一方的实质参与阶段中,幼儿虽然会实质性地参与到活动当中,但是其所发表的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并不会被成年人所采纳。主导权在成人一方的实质参与阶段也同样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指派但告知阶段(Assigned-but-informed),在这个阶段当中成人为儿童指派任务,会将活动决策方案告知儿童,儿童能充分地理解活动意义,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或者参加哪一种,并愿意承担成人给予自己的一些责任。其次,协商并告知阶段(Consulted-and-informed),在这个阶段,成人与儿童在活动开展之前或者活动之中对决策进行协商,并将决策方案告知给幼儿,让幼儿理解决策中自己的活动方式和职责,幼儿有机会对决策中某些方面表达自己的意见,成年人会决定采纳还是不采纳。主导权掌握在成人手中。这个阶段幼儿的典型特征是增加了儿童在决策中的发言权,但是由于自身年龄的限制,所提出的建议可能操作性不高。最后,成年发起儿童协商的决策方式(Adult-ininiated shareddecisions with Youth),在这个阶段当中,成人会发起一些活动,但在选择活动,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成年人会充分考虑这些想法,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已经对活动有了一定的想法,而与之前一个阶段不同的是,这些想法是在活动需要完善的基础上得以产生的,因此,提出的改进意见逐渐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主导权在幼儿一方的实质性参与阶段

主导权在幼儿一方的实质性参与阶段儿童在决策中具有主导权,成年人在决策过程中起着指导、帮助、协商和分享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子阶段:

首先,儿童发起成人指导阶段(Youth-initiatedanddirected)。在这个阶段当中,儿童会发起活动决策,从活动的提出,制定和执行,乃至最后的评价完全都是由幼儿进行自主进行的,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所做的决策还需改进,在决策中还会需要得到来自成人的帮助。其次,儿童发起成年人共享的阶段(Youth-initiated,shared decisionswith aduRs)。在这个阶段中,幼儿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决策活动,做好决策后,会与成年人分享,甚至还会分配赋予成人的活动,幼儿不仅会自己参与到活动当中,还有会吸引成人加入提案活动中来。根据上面参与度的层次递进的焦点是活动决策中,幼儿发起决策、在决策中的构思、发表意见、意见得到重视的程度划分,这说明幼儿的参与性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幼儿的保教活动应遵循这些规律,采用适宜的策略,增进儿童的参与度。

二、幼儿深入参与的策略及分析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确定幼儿的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

幼儿的理解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反思力在不同年龄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考虑幼儿参与度的发展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采用教师发起、幼儿理解、咨询意见为主的活动方式。周兢认为:“早起阅读活動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水平。”小班幼儿阅读活动的重点应是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其次是倾听理解能力与简单表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用阅读图画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小班幼儿因为经验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阅读图画活动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当中,注意力集中在个别事物上。在开展阅读过程中帮助幼儿掌握观察图画顺序的能力,使幼儿可以依据一定的层级顺序对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观察。

其次,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采用教师发起,幼儿分享的活动方式,再加入儿童发现、教师指导的方式。在这个阶段,中班幼儿的阅读已经不再简单的停留在比较单纯的图书信息的指认命名阶段,更重要的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对思维的不断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取预测、提问、复述等多方位的策略对读本内容进行不断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幼儿更好的表达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最后,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幼儿发起,教师指导方式为主,适当加入幼儿发起,成年分享的方式。应当采取主动阅读的策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性格特点更加符合罗杰·哈特阶梯理论当中主导权在幼儿一方的实质性参与阶段。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向幼儿推荐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图书,让他们学会自己去阅读,养成一个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二)根据活动性质确定幼儿的参与方式与程度

幼儿园活动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难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决定幼儿的参与程度。如果将幼儿活动按照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计划性活动、生成性活动、参与性活动三大类。三大类不同性质的活动也决定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开展计划性活动中,制定计划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往往会结合本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开展活动,而幼儿在这种活动当中,主要的目的是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下,顺利地完成相关活动,因此会比较遵守教师制定的规则,从其特征上来看,比较符合主导权在成人一方的实质参与阶段。而在开展目的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会制定一个活动目标,之后的活动全部由幼儿自行完成,从特征上来看,更加相似于主导权在幼儿一方的实质性参与阶段,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活动,而教师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

(三)给幼儿留出自主决策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最大限度上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幼儿依靠家长或教师的帮助搭建起学习支架,这对幼儿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帮助幼儿搭建“手脚架”,给幼儿在活动决策中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力求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例如,大班游戏《小熊过桥》,目标是:“大胆的走过平衡木,锻炼幼儿的胆量和发展平衡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目标以及本班级幼儿的实际特点,设计相关的环节。例如:地面上的梯子、轮胎上的梯子、桌子上的梯子。在活动过程中,难度越高对幼儿的挑战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行走显然无法满足大班幼儿的要求,此时幼儿可以选择将两个梯子斜放,或拉手走过斜梯,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最近发展区不断提升。

(四)教师研究儿童决策过程,有效解决儿童深度参与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幼儿在决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决策错误、决策无法得以有效实现等,教师对儿童决策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能够有效地解决儿童深度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问题。比如,儿童在表达自己的决定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积极倾听,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上感受幼儿的所见所闻、所处所感。而教师在进行积极倾听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理解儿童的感受,也应当把这些感受反馈给儿童。而当幼儿产生疑问,并将所有的问题都阐述完毕之后,教师还应当将幼儿的阐述再重新复述一遍,从而帮助幼儿明确和强化记忆。

(五)发展幼儿的深层次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

不断的启发孩子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要善于给孩子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孩子们自己所想到的,做得到的,讓幼儿自己去想、去做,教师以及家长都不要去包办代替,让孩子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去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为了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启发孩子积极思维,提出适当的任务,进行精心设计、创造合适的条件,让他们不要简单地依赖于成人,而是靠自己动脑筋进行思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利用目前已有的知识独立的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