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问题的再认识

2018-04-19江国栋

东方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方向教育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是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原则。在新的背景形势下,社会主义教育仍旧需要客服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践之中若想更好的跟随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则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为主要切入点,从以科学的态度评价教育方向、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正确处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环境关系四方面重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再認识

前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问题,并在十九大报告中之处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时刻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社会主义教育共分为六个阶段,即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阶段、继续教育,统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六大支柱”。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换背景下,社会主义教育更是需要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服务。对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问题的再认识为课题,对其相关内容做出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之下社会主义教育较以往有所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我们在看到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其中潜在的一定不足之处。

第一,高等教育存在产业化倾向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社会智力发展成分负担。我国在为高等教育设置专项资金、提供财政补贴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其中所含有的资本包括国家资本、民间资本等多个组成部分,以此来更好的统筹经济进步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得高等教育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高等教育的“高费用”含量,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子女也因此被拒之门外。

第二,基础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问题,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虽然基础教育的新课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所沿用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内容仍旧具有一定的应试化特征,过于强调人才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匮乏、动手能力较差,降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效性。

第三,教育发展存在潮流化倾向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适当性的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以此来更好的弘扬时代精神,这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人才的复合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功能偏向与对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但是对人才的社会性培养却有所忽视,一度将教育放置在“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一)以科学的态度方法评价教育方向

以科学的态度方法评价教育方向,秉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针对教育工作中的客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其纳入到一个统一、完整的概念机制当中。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管理者要以教育规律为切入点,明确教育方向的内涵,注重实施教育方向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并且对其中所包含的各类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要尊重人才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各项教育方案的生成及教育方向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致力于对社会环境、教育过程的调整与改善,精准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二)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方向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方向,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所服务,密切关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从整体上来说,教育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所服务,具有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功能,这是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而毕竟下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将此看做是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方式,以此来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科学素质。同时,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方向,正确梳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确保其处于统一整体的链条当中,避免出现服务方向片面化的情况。

(三)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始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社会主义育人体系。首先,以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鼓励,促使社会主义教育朝着和谐、理性的方向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教育要落实到学生这一主体之上,聚集在学生这一核心层面,促使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培养“的菜双馨”的优秀人才。最后,学校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言传身教,更好的承担社会主义教育“导航者”的责任。

(四)正确处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环境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环境关系,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责任,抵消社会中的消极因素,从而更好的提高社会主义教育水平。对此,要秉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善于发现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影响因素,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对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整顿,改善社会环境,以便确保其对学校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同时,学校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教育引导角色,严抓校风、学风、师风,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校园文明阵地,创设优质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总结: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初衷偏离,教育发展尚未从根本上彰显中国特色。因此,为了有效扭转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现状,则需要时刻把握并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第一,以科学的态度方法评价教育方向,秉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针对教育工作中的客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时调整教育方案;第二,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方向,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所服务,密切关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始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社会主义育人体系;第四,正确处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环境关系,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责任,抵消社会中的消极因素,从而更好的提高社会主义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7):1-2.

[2]张攀攀.大思政格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及长效机制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8(02):23-24+39.

[3]杨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民族大学办学理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5-10.

作者简介:江国栋,1996年7月21日,安徽淮南河海大学文天学本科生在读,车辆工程专业。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方向教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