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

2018-04-19张宝丹

东方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张力形式艺术

摘要: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张力,这里的张力是一种知觉力和心理力,同时也是完型心理的延伸。基于视觉经验,在艺术作品中形式的不同组合或内容上带来的精神感知都能表现出张力。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张力通过不同的形式因素表现出来,但张力的内涵对立统一的事物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是不变的。

关键词:艺术;形式;张力

一、张力的定义

张力出现在中文语境中是来自于上个世纪新批评学派的一个概念。艾伦.退特于1937 年发表的论文中创造的这个词,概括来说,张力是由内涵和外延去掉手字母而来的。它是由内涵和外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某种象征但不是普通的象征,而是包含着复杂对立的象征。张力原本是诗歌批评理论,但是后继者把它应用到了包括小说情节、诗歌结构等等语义以外的各个方面。但是不管如何应用,张力的主要特质不会改变,即内与外的复杂多义和对立统一。

福勒。罗吉主编的《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中:“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般而论,凡事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 可以说张力就是对立统一达到一个平衡点所产生的一种力,在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对张力的分析更侧重于分析艺术品中人们视觉上的张力的感知。这种张力的感知是通过艺术形式对视知觉的刺激到心理力的形成过程。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动力是视觉对象具有倾向性的张力,视觉的动力在形式上的显现主要是这几种方式,静止的运动、倾向性的运动、变形性的运动还有造成精致图示的频闪效果的运动。

二、艺术作品中张力的表现

艺术是一种充满灵性的东西,艺术家通过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转化为艺术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感悟、独特的审美。艺术的本质从无到有,一半发现一半制作。发现和制作的过程都是存在人为刻意的部分,是一个精心谋划的过程。

(一)艺术作品形式上引发的心理运动力

张力在物理力上是一种可视性和感受性很强的力,拔河时绳子所受到的两种相反的拉力,绳子悬挂重物时内部所受的牵引力等,这些张力可以通过事物的运动感受到。而艺术作品中的张力是一种相对隐秘含蓄的心理力,“虽然这些力的作用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 是一种不动之动,通过艺术形式不同方式的组合,引发知觉和心理上的张力感。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由不同的形式因素组成的,如点、线条,面积、色彩等。不同的形式因素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产生关系。如长线、长方形与短线、正方形相比较时会产生向两端进一步伸长的运动倾向;大的面与小的面相并置时,有向小的面扩张的倾向;圆形与方形相比较时,有一种均匀地膨胀的感觉;倾斜的或形与平直的线或形相比较时会产生欲倾倒的紧张感;金字塔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较时则会产生欲上升和欲下压两种方向的运动感,等等。在色彩方面运动感觉的主要表现是亮色、暖色与暗色、冷色相比较会产生扩张、前冲的感觉,而后者相反地会产生收缩和后退的感觉;另外,色彩的轻重感也能产生运动的倾向。

卡拉瓦乔《基督的葬礼》就是一副在色彩上极具张力的画,画面中用黑色作为背景,作为画面中心的基督用接近于惨白的亮色,围绕基督的几个人物脸部基本都处于阴影中,身着的衣服有绿色红色橙色但在整幅画的色调中并不抢眼,对基督主体和背景的色调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画面的光感由耶稣向四周发散。这种颜色明暗的对比就会对视觉产生刺激然后产生出张力。这幅画从构图上看,有一种很明显的倾向力的存在。整个构图是一个倒三角式的构图,图中人物的姿势从最右后方的向后倾斜的站立到中间人物低头站立再到左下方的弯腰曲膝,人物的造型是一个重心由右后方逐渐向左前方倾斜转移的一个过程,左下方的死去的基督头向后仰,手臂下垂,腿部下坠,更像是一个秤砣在牵引着这幅画重心下移。画中一条很明确的指向性的倾斜线就这样形成。虽然画面中的指向性很明显,但是却没有给我们画面一边倒或者不稳定的感觉,因为从画面左下角往右上角看,右上角这个人物上抬的手臂又有一种牵引力在向上拉,画面的中间有四个人物,这样的人物安排使画面的重心有倾向性但又不会偏离中心。在

这样的形式的刺激下就能感受到张力。艺术作品的动感,只有当作品的所有细节部分的运动与整个构图的运动严格一致时才有可能。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围绕着一个主要的运动旋律组织起来的,而其余的活动则以此为基础向周围的各个

表现艺术的某些形式的变形效果也同样能带来张力,通过观赏者在对以往经验的回忆中,所得到的未变形之前的形状痕迹,而得到加强。某个人或某一时期的心理需求的偏离都是形成变形的原因。例如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因为画的是记忆中的女性,用变形来表现记忆的模糊。视觉运动力取决于比例:文艺复兴到巴洛克风格时,建筑艺术中所喜爱的形状就由圆形和方形变成了椭圆形和长方形。通过比例的改变创造了张力 。

(二)艺术作品内容上引发的精神感知力

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产生张力。通过直觉的观照能力或是通过清晰的分析步骤去理解一件艺术品,要分析那种将作品的主题建立起来并指出作品的存在理由的力的式样。构图除了符合视觉力的需要,还需要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服务,更能表现出主题的张力。一副作品是否具有张力,要取决于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力与作品的内容就是作者力图表达的见解。

1.形式衬托内容上的张力

梵高的绘画 《向日葵》刺目的黄色,蓝白色的背景,厚重的笔触,张牙舞爪的向日葵的形象,无论是色彩还是形象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梵高陛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所有形式引发的张力都在预示着他顽强的生命力,带着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影响的。

赵无极是独一被写入《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华裔画家,称“赵无极是运用光影效果的一位艺术家,但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效果:无数微小的线条使人联想到中国的书法,并且往往发源于中国书法。”他的作品残阳如血般悲烈的場景。赵无极的作品融合了西方的抽象和中国的意境,在泼墨似的色彩和跳动的点线中,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内心节律和宇宙格律,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他的绘画所描绘的并非是真实的自然景观,多是对人生,对自然的一种哲学感悟。赵无极的画面在色彩上充满灵气。后期作品更为强调色彩的层次感,以色彩关系来表现,赵无极将光作为表现色彩的变换,光和色在他的画面上相结合,重回色彩最纯正的特性,赵无极作品中的颜色总是会让人感受到随性的、充满张力的。很大的延伸了作品的在空间上的精神意义。他的绘画并非是单纯自我情绪的宣泄,而是对艺术哲学一种独到的中国式感悟。

2.情节的上升带来张力

艺术给表现的事物一种永久性的存在,事物得到这种永久性就会获得一种违反自然的形状,以至于至于越反复看下去,印象也就越弱,最终使人对整个对象感到厌烦,张力在这其中就会消失。在《拉奥孔》莱辛有一个观点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要选择在矛盾最具孕育性的时刻,就如要跌到未跌倒的时刻,也是两种力相互对抗达到平衡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给我们预留了想象空间。这种情节的上升也同样带来张力。

如提牟玛球斯《美狄亚》,在创作《美狄亚》时,他没有选择她杀死自己女儿的瞬间,而是描绘了在杀害前,她还在母爱和妒忌中的时刻,他很会选取时刻,在这一刻使观众不是看到而是想象到了顶点,他懂得哪些现象不一纵即逝,予以永久性,就会令人感到不愉快。在乔拉瓦乔《基督的葬礼》中也存在情节的张力,怀抱着基督的教徒们,一脸的悲伤,但是这种悲伤虽不至于哀嚎,但是通过人物的动作也能使欣赏者感受到悲伤压抑,以及下一秒的痛哭哀嚎。画家懂得选取那一点才能使观众不是看到而是想象到頂点,也懂得哪些现象不是令人想到它是暂时存在的,一纵即逝,予以永久性,就会令人感到不愉快。

三、审美感受的共性

温克尔曼认为古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特征是单纯的高贵,静穆的伟大,“正如大海深处经常是静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希腊人所造的形体在表情也都显出在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 很有一种沧桑之后的云淡风轻,激战后的余气未消又平静淡然。张力就在矛盾相互对抗又快要尘埃落定的瞬间。

张力相同的运用到电影上,故事情节到达顶点前的铺垫陈述,矛盾的积淀在下一秒爆发。在《十二宗罪》中结尾的黎明,预示黑暗的结束和光明的来临。这其中也蕴含着极大的张力,书法的张力依靠笔画线条的对比,粗细长短曲折起笔运笔中的运势,在对比中都蕴含张力。小说的张力就表现在人物的行为性格的碰撞,还有情节故事的转承启合中,舞蹈则在于刚柔对比,和动作的舒展中。艺术各门类的功能不同它们表达张力的元素也不尽相同,但张力就存在于联系、矛盾对比达到平衡的瞬间。“每一个元素所具有的动力特性都是由整体环境规定的,也是由这个整体环境规定的,也是由这个整体环境来维持的。......一个整体构成中的视觉动力,只有在其运动的每一个细节都与整体的运动保持某种逻辑上的一致时,才会表现出来。” 艺术是一种让人无法琢磨的东西。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 艺术品的某些特性是相通的,任何审美感受的产生都基于审美经验和完型心理的的相互补充。视觉和思维把发现的那些能够描写或表达这些特征加以总结,以便在相同事物的刺激下能够引起共鸣。

任何艺术理论都是一种臆想,对现象的推测,更可信的应该是对其本后共性规律的总结。完形心理是人由部分推测出整体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基于经验的积累和视觉力的自主补充能力,这与艺术与视知觉中对视知觉,心理力的分析有相同之处,所有视觉感受都有心理的影响,所有的心理活动又有各自的文化语境。

没有一个从事艺术的人能够否认,个人和文化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图示来塑造世界的。那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及高贵性的东西是心灵。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观看完全是一种强行给现实赋予形状和意义的主观性行为。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 艺术与是知觉梦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2]杨果《隐藏的视点:中西张力范畴再辨》,《江汉学术》,2013.10.

[3]朱晴著:《赵无极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1 .8 .

[4][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张宝丹,(1993.02.15)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济源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6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 研究方向:中原民间艺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张力形式艺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小议过去进行时
方寸之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纸的艺术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