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模式的影响

2018-04-19郑凌香

东方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走班制科目课题

郑凌香

一、研究的提出及意义

(一)提出背景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6月进行了第一次新高考(考语文、数学,其余选考科目在高中三年中都有两次考试机会)。走班制作为新高考改革下的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也是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作为一个只有“两岁”的新型教学模式,走班制的发展还未成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作为新高考改革下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走班制深受关注,影响深远;作为新高考改革下新教学模式的试验,走班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其他省(区,市)的改革有着指导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省视与思考,提出了“浙江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模式的影响——以走班制为例”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1.有助于更多人了解走班制的现状,正确认识走班制,不全盘否定现在的走班制,也不完全认可。

2.有助于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保证可行性的条件下,形成更适合学生的走班上课方式。

3.有助于形成完善的高考改革下新的教学模式,改进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4.有助于学生选到自己喜欢的科目,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科目优势。

5.有助于促进新高考改革的落实,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育和考查模式。为其他省(区、市)提供依据和可行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新高考改革: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有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效考试招生制度”为指导思想。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3.走班制:“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大量学者已经对浙江新高考改革对中学教学形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新高考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尽可能多的理论研究来帮助实践中的发展。

(一)旧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考科目增加,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質。但不同区域,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高考科目及内容的城市价值趋向是一个隐形难题。同时,选考的实施使得考生的选择多达35种,旧教学形式中的行政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新的教学模式出现的必然性和条件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于世洁等学者发表文章阐述了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对学生、中学以及高校的影响。强调改革对高中教学带来师资结构和课时分配的挑战,提出采取“走班制”和“加课制”来满足教学需要。

(三)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走班制”遇到的问题有:一师资力量有限不能保证学生分层教学等困难,导致出不了成绩拔尖的学生的现状;二也因为上一个的原因,有的高中直接出现“捆绑走班”现象,背离了新高考改革的的出发点;三有学生不明确自己喜欢什么,随波逐流;四学生流动性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加大;五班级教育的缺失。

四、研究目标、内容、重点与意义

在2014年的时候,浙江省新入学的高一学子成为了新高考改革下的第一批高考参与者。2017年,他们在取得高考成果后为了升入大学而做着积极准备。然而第一次的大学招生略显不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应该这么差,有的学生明明高考分数很高最后进了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这些比例相对往年都升高了很多。这有考生报考志愿缺乏参考的原因,有学生对自己优势与爱好认识不深刻的原因,也有大学在新高考改革下第一次招生的不确定不熟练。

新高考的改革是必然的,它有助于学生在高中时期就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爱好,为大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减少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转专业等等问题。

五、研究的步骤

1.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的想法,因此采用以问卷调查研究为主教育文献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当前高中走班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从这入手,通过对高中走班制中选课和上课方式的调查分析,剖析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改进之处,揭示教学模式改革在高考改革下的重要性,探索更切实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走班制。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并整理分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2)研究阶段

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坚持理论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结合,较好地了解及时的现状,形成在现有走班制基础上完善的新的一套教学模式。并且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及得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总结报告。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着眼于浙江新高考改革下新的教学模式走班制探寻,对有点以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

2.问卷调查研究:在金华地区选取三所高中,分别属于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特色高中。为了研究方便、不影响参与调查者的学习、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将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

七、预期研究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时间保证

建立严格的课题运作管理制度,并注重日常的学习、实验、探索、研究,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经费保证

本课题研究经费要求不高,仅需问卷的制作费用。

3.资料保证

最为试验点之一,国内学者对新高考改革十分关注,其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的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于世洁,徐宁汉,杨帆,尹佳.新高考改革下高校选考科目的制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 (2).

[2]钱钰.走班上课,师资有艰难分层[N].文汇报,2015-12-3(007).

[3]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6).

[4]余澄,王后雄.高考改革的公平风险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5]张新征,杨道宇.走班制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17-1-1.

[6]鹿星南.走班制的价值与实施条件[J].教学与管理,2016-2-1.

[7]鹿星南.走班制:内涵、问题与改进[J].教育学刊,2015-11.

[8]雷中怀.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选课走班制”的路径探索[J].教师教育论坛,2015-6.

[9]戴季瑜.我国走班制教学的类型与特点[J].教学与管理,2016-4-20.

[10]纪德奎,朱聪.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10).

猜你喜欢

走班制科目课题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高考“新科目”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