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说开去

2018-04-19张淑德

东方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张淑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土壤,离不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同样,它的培育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2]。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3],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要注重实践,从中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各个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弘扬和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017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市部编新教材培训,以此为契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做了一点尝试:

一、话说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

新教材是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一种关爱学生生命,特别是关注学生精神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教学。

新教材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特点进行编写,充分吸收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注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展现了新教材的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宏观上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处理上,教材不仅引经据典——无论是学习主题的命名、正文的表述、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其次,新教材还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使用在现代生活中还富有生命活力的传统文化经典,避免“表面化”,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在“青春有格”一课中,从“行止有耻”的道德底线,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让学生深刻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

新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加强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的联系,就必须以传统文化的渗透为抓手。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学生的成长才能树大根深;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枝繁叶茂;教师才能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成长之花。

二、话说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新时代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更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本学期开学伊始,我就让班里所有同学全部背过《弟子规》,并利用每天晚课时间反思、组织分享,让同学们写出《弟子规》成长日记,记录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到及时点评、适当表扬。如把《弟子规》全文六个板块解读为入则孝——感恩、出则悌——友爱、谨——规范、信——诚信、泛爱众——善待、余力学文——勤奋。在每周班会课上,为学生们播放电影《了凡四训》、《孔子》、《恰同学少年》,播放田秀英老师等的励志演讲,并让他们写出观后感并在每日晚课时分享感受。我还运用《礼记.学记》中的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同学们点拨学习方法,倡导学习中同学之间要交流切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彼此交流,从而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能够领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悟古圣先贤的智慧。

三、话说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头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头脑,就要让他们学有所用,躬身实践。每周末我都会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传统文化作业,围绕“忠、孝、礼、义、信”,每周一个主题:践行传统文化从学生自身做起:如周末按时作息、独立完成作业、整理房间、自己洗衣服、拖地,让他们学会“修身”;为父母捶背、洗脚,帮父母做顿饭,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学会“齐家”;立志修身,无不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的血脉中充满了爱家爱国情愫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这种智慧自然迁移到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我还不失时机地搜集照片制成美轮美奂的“美篇”,发到班级群,让正能量得以传递,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们能更加坚定的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康庄大道上。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使传统文化深深走进了学生的头脑。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育人的文化,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养正、养志教育的文化,这既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又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 (10):4-7.

[2]《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琪,陈为旭(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3]张岂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5-6.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浅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学历人才思想政治的启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