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休市三佳乡农民工就业观调查研究

2018-04-19赵霞唐彤彤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就业观农民工问题

赵霞 唐彤彤

摘要: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介休市三佳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长期在乡镇焦化企业就业,如今焦化行业因为产能过剩、发展粗放、环境压力加大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农民工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三佳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其就业观念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就业方式的选择单一、整体素质低、就业期望值低等,并从企业困境、农民工生活需要和时代要求三方面分析出转变农民工就业观的原因。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观;问题

一、关于介休市三佳乡农民工就业观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情况及选取

本调查的对象是在当地焦化企业(包括三佳焦化有限公司、安泰焦化有限公司、茂盛焦化有限公司、三盛焦化有限公司等)内就业的介休市三佳乡农民工,他们具有农民的身份,并且拥有极少量的土地,但主要是在当地焦化企业从事工业性质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务农。我们随机对介休市三佳乡500位农民工进行了关于其就业现状和就业观的问卷调查,涉及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1-60岁共四个年龄段,其中男性412名,女性88名,分布于三佳乡的11个行政村。

2.调查安排情况

围绕本课题的主题和内容在2016年3月1日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期望与标准共20个问题,并于3月2日至11日分别在三佳乡11个行政村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7份,其中有效问卷467份(21-30岁32份,31-40岁128份,41-50岁247份,51-60岁60份),无效问卷3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三佳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观的基本情况。

1.三佳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关键时期,其在经济建设领域的目标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而焦化行业却正在经历“生死劫”,在这一形势下,三佳乡焦化企业同样难逃此厄运,表现为: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经济效益持续恶化;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升级改造异常艰难。农民工的就业因此受到直接的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工当前的就业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农民工收入水平大幅下降,被长期拖欠工资。在被调查对象中,有23.98%的农民工并没有在企业经历生死挣扎的时候遭遇失业的厄运,而这一部分人集中于年轻且有一技之长的人群中,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收入情况不得不因为企业效益恶化而或多或少地减少,少则三五百,多则七八百甚至上千,使他们本来就不高的工资变得少得可怜,只能够维持生计、紧紧张张过日子。

第二,农民工无正常工作安排。有50.32%的农民工虽然没有被焦化企业解雇,但也并非像以往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这是焦化企业基于自身效益持续亏损而采用非正常用工制度的结果。其一,23.55%的农民工一周七天并不全部出勤,而是只上一到三个班,相应地,工资也下降到了几百元之多;其二,26.77%的农民工完全没有工作可做,但企业要求他们必须每天亲自到单位签到,除非照做,否则每月五百元的基本生活费用都得不到。

第三,农民工被企业大批辞退。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剩余25.70%的农民工则不幸遭遇企业的辞退,但显然,这种辞退是由焦化企业目前的困境直接造成的。从调查数据可知,被辞退的农民工具有年龄偏大、无突出工作能力和特别的工作技能等特点,他们作为最廉价、最没有价值的劳动力被焦化企业所淘汰,所受到的沖击无疑是最大的。

2.三佳乡农民工当前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生活环境、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长期在焦化企业就业的现实状况使这些农民工形成了带有自身认知特点的就业观念,其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在于:

第一,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在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的农民工能够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很严峻同时对这种形势表现出不太满意的态度,但是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对于本地焦化企业未来经营状况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有88.58%的农民工认为焦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自己的就业关系不大或没关系。

第二,对就业方式的选择单一。在调查中,59.96%的农民工在失业后仍然会选择单纯依靠体力来就业,其中包括受雇于焦化企业、到其他行业从事简单劳动和外出务工,在他们看来,作为最普通没有特殊技能的劳动者,只能靠出卖体力为生,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资金、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仅仅有8.57%的农民工会考虑自主创业,同时,这部分人以年轻人居多,超过40岁的农民工几乎没有意愿和精力去创业。

第三,对就业地域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偏见。调查数据显示,在失业后仍然选择受雇于企业的55.68%的农民工在地域的选择上仍然倾向于本地或附近地区,当谈及外出务工时,70%以上的人群不赞同甚至逼不得已才会外出,在他们看来,背井离乡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且不说凭自身的工作能力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即使是有工作可做,工资能否按时发放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第四,自身素质与就业期望呈现“双低”。在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拥有高中以上学历者寥寥无几,仅仅具有一般工作能力而缺乏技能、知识,只从事简单劳动。52.46%的农民工虽然认识到自己工作能力不够突出、有待加强以及他们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专门的知识和工作技能,由于时间和精力的不允许以及对能否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的担心,导致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愿意参加有关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同时,他们对未来就业的期望普遍很低,更多的关心通过劳动是否能及时地获得相应的报酬,至于收入的高低也没有特别的要求,他们更期望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自己以往的工作类似,这样就不会有难度,也很容易适应。农民工唯一的希望就是工作环境能有所改善,污染程度有所降低。

二、介休市三佳乡农民工就业观迫切需要转变

当前,焦化行业的不景气使农民工面临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当然,农民工目前所处的就业困境不仅是焦化企业的困境直接作用的结果,与农民工自身不合理、不科学的就业观也有着密切联系。这样一群“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农民工要想改变当前的就业状况,就要及时、适时适度地转变就业观念,其原因主要有:

(一)企业困境所迫

在焦化行业不景气的大形势下,三佳乡焦化企业作为民营的小型焦化企业其粗放式生产、粗放式经营、粗放式管理的模式更导致产能过剩,同时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压力给它们的升级改造带来重重困难。在这种生死关头,焦化企业已是自身难保,再没有多余的资金养活大批农民工。即使是改造升级成功的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也不再大量需要单纯出卖体力的农民工,而需要有一技之长或能够操作新技术的职工。因此,焦化企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再像过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岗位来满足其就业需求,农民工在焦化企业的“铁饭碗”已经无法保障,而唯有具有较高素质并能创造效益的农民工才有可能被焦化企业所需要。

(二)生计所需

焦化企业的困境表现在农民工身上就是农民工的收入大幅下降、大批失业等现象,但是没了工作,人也必须要继续生活,尤其对于男性农民工来说,他们肩上挑着一家子的生计、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和期盼,他们没有了工作,家里就没了经济来源,仿佛天塌了一般。一家人在等着张口吃饭,这样的重担迫使这些农民工必须尽快找到一份新的职业使生活继续下去。然而拼体力挣钱已不再那么容易,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家里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不再每天为是否有钱赚而忧心忡忡,他们必须转变自己一贯的就业观念,去尝试新的工作,只有大胆地迈出这一步,才能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和靠出卖体力谋生的命运,生活水平也才有可能提高。

(三)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时期、改革开放的的攻坚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新形势下对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过去大量存在的单纯依靠体力的岗位已经渐渐被新时代和新形势下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所不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掌握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劳动者不再等于有基本劳动能力的人,新时期的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较高的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胜出者。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人们更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去创业和创新,这不仅能使整个社会就业难的局面得到缓解,更有利于人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些都要求农民工提高忧患意识、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自己过时的就业观念并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更好地就业和创业,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创造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刘素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5.

[3]朱维伟.城乡统筹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出路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4]张玉芝.当前中国城市化中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5]崔秉鑫.我国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6]桑子青.农民工的就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7]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02).

作者简介:

赵霞(1994.1-),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介休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唐彤彤(1993.6-),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廊坊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观农民工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化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