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2018-04-19杨泽刚
杨泽刚
摘要: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他们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对题目的理解和答题方面还比较缺乏技巧和经验。因此,我们开展语文一年级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读题以及答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读题及答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结合语文一年级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读题及答题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读题答题;培养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存在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的能力有限,在句意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学生很容易误解和歪曲题目的意思,从而答非所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
首先,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限。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时,认识的生字并不多,大部分来自幼儿园教学时期的积累。所以,在读题目时有些字并不认识,导致对题目意思的误解。学生没有将题目的意思读懂,那么将会影响到后期的答题过程。
其次,小学一年级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有时候读完一遍题目下来,学生还不能掌握到题目的意思[1]。一方面由于学生认识的生字比较少,所以读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对题目的理解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同时一年级小学生比较贪玩、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影响到正常的读题速度。以上这些原因都影响到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和理解,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最后,一年级学生对题目的意思归纳和分析还不够深入,从而影响到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由于一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所以在归纳语文题目时,比较容易忽视题目的重点。学生找不到题目的重点,那么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答题效果。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但是在实际解答题目时,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没能掌握题目的重点内容,从而答错题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还需要从识字、理解、归纳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读题和答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题目的内容,抓住题目的重点,从而正确解答题目。
二、关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各界教育人士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下面本文将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前人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读者的一些看法及建议。希望研究的完成对从事具体教育事业的工作者起到一些借鉴和帮助作用。
本文选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有关内容做为案例,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读题和答题能力。课文1中包含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及四季等课程内容,该单元内容主要围绕大自然来编排和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以上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秘、体验大自然四季的变化等,从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上述课文都属于语文一年级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读题和答题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一)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开展相关教学准备
在读懂和解答有关课文题目之前,老师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及特点,合理安排相关课程学习。首先,学生需要读懂课文内的意思和内容。然后,老师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来安排相关的语文作业,以供学生进行解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教会学生读懂基本的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然后对课文内的知识点进行熟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适当布置一些课文习题给学生解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以课文1的有关内容为例,课文中一共有四篇文章。老师先教会学生识别生字生词,然后再教会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一遍遍朗读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如果发现学生读音错误,应立即进行指正,从而保证学生读准课文。同时,在朗读课文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将课文中的重点生词的意思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生词的含义,最终把握整篇课文的意思。如秋天的课程教学,课文里面涉及到“一”字的不同读法和用法,老师需要结合相关例句讲解“一”字的用法和读法。老师教会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对课文意思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此之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上课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作业。
(二)采用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其自我约束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读题和答题过程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程度[2]。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图文形式来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形象的图片资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比如,课文1中的《四季》教学,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年有哪些季节,这些季节有什么特点,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陈述。在问题提出之后,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四季的图片及影像资料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四季有直观的认知。然后,老师教会学生读懂题目之后,结合题目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一些图片资料的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解答产生了一些兴趣。在解答题目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热情也会有所提高,有助于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因为一年级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和解答能力有限,所以需要老师及同学们互相合作,才能提高读题及答题的效率。比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和解答。在解答问题過程中,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讨论热情,发挥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为问题的解答出谋划策。另外,老师还需要从旁协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抓住题目的重点。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题目理解偏差时,老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转变学生的理解思路,带领学生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学生吸取他人有用的答题思路和想法,对提高学生的答题经验起到一定帮助作业。同时,老师的协助也为学生理解题目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题目的含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读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特点,合理安排相应的题目供学生解答。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创新,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读题和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16(9):256-256.
[2]袁莉,彭品荣.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课后习题分析[J].课外语文:上,2017,1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