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生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2018-04-19陈发鹏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途径小学德育

陈发鹏

摘 要: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分析了小学生德育的方法与途径,旨在提高小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小学;德育;途径

小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他们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生德育呢?

一、環境陶冶

校园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蓬勃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大力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站在环境育人的高度,做好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如种植一些四季常青的、点缀校园的、观赏型的树木,如种植一些月季花、菊花等开花时间比较长的花朵。这样,学生在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校园环境中,心情也会格外舒畅,更会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在学校的醒目位置,建立文化长廊,挂上名人名言的标志用语。然后学生可以在文化氛围浓厚的长廊里朗读课文、朗读英语、交流学习心得。这样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德育素养也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

最后,根据不同的节日,设置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校园中的板报也会在无形中启迪学生的心灵。如在植树节,设计环保主题的板报;如在劳动节,设计热爱劳动的板报;如在儿童节,设计一些童真童趣为主题的板报;如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设计一些有关父爱、母爱为主题的板报;如在国庆节,设计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板报等等。通过不同主题的板报,陶冶学生的心灵,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活动引导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晰地知道,学生的德育素养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其实学生心目中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关键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好的行为。实践活动就能促使学生将良好的道德思想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活动引导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

活动一: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教育活动。如近几年令人纠结的“遇到摔倒老人,到底扶还是不扶”的问题。我们可以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新闻,并引导学生叙述自己的观点,叙述假如自己碰到这类情况应该怎么办。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我们要在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见义勇为,该伸手时就伸手。

活动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好的德育素养。如我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欢乐;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学校附近的清洁工作,促使他们体会清洁工的辛苦,进而使他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拔河比赛,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如我们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行文明礼貌用语的选举活动,就是哪个学生最讲文明、最讲礼貌,那么他就是文明小标兵。通过这些不同的实践活动,培育出一朵朵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

三、榜样示范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喜欢模范值得尊敬的模范人物,所以我们可以应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

首先,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具有示范性,我们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才能促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我们的教诲。如要求学生使用文明用语,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使用文明用语;如要求学生不能随地乱扔垃圾,那么教师就要做到把垃圾扔入指定的位置,看到教室里有纸屑时,捡起来扔垃圾箱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也会以我们的行为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样就在无形中起到了榜样的示范效应。

其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如黄继光、邱少云、雷锋、华罗庚以及很多无名英雄的英雄事迹,虽然年代久远,但确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并且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事迹,才使得我们今天有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如果说历史伟大人物的年代比较久远,那么同学中间的好人好事,更能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仿效同学中间的正面行为。如最近的新闻时事:12月3日,江西上饶某中学的三位学生在放学路上义无反顾地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如班集体中的某位学生做的某件好事,等等。这种好人好事都是发生在学生中间的,和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学生容易模仿,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环境陶冶、活动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一定会促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苗田田.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2]杨文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6(8).

猜你喜欢

途径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