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18-04-19吴泽进
吴泽进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现今推崇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里面就包含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不能再以知识为单面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常识接触,而是应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体系结构的引入和兴趣培养,才能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取、学习知识。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学科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成为此次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疏导的主要内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全面发展;兴趣;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作为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锻炼的一门基础学科,因以兴趣为基础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鍛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心态得到有效缓解,劳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相关的教学模式还存在教学单一、模式硬化的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的体育教学也应该朝着多样化、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发展,调动学生对相关教学的兴趣的同时,也能对后期在相关领域的客观个体素质结构建立起到培养和疏导的综合作用。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多数处于儿童时期,这段时期也是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后天性格习惯确立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学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心理素质发展还不成熟,对相关章程规则和知识体系结构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吸收;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其相关的神经系统会出现对未知事物的兴奋和求知欲望。但这也造成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不变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会逐渐下降[1]。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进行相关应试教学模式的开展。这使得相关的体育教学不被重视,直观表现在:体育器材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相关教师职业素质不高、教学模式落后等。这造成了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注重应试教育知识的接收,忽略其他领域的学习和提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开始向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向发展,但体育教师在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着单一性,满足不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1.转变观念
从我国目前提出的全面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根据我国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也使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向以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2]。所以在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改革中,体育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体育爱好为基础出发点,加快自身在教学模块的转变过程,结合现有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时更新、确定教学观念、教案和授课方式,建立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基础的多样化、创新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以此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
2.以激励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
小学教学作为教学储备和习惯培养的基础阶段,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多用激励的方式增加学生在相关学习中的成就感,要想让学生对相关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就需设法使他们能在活动进程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即体育教师对不同表现的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
3.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学生自身体能素质基础,进行定量的运动量安排;如果超出学生自身能承受范围,就会引起学生对相关活动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因兼顾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个体的实际基础,进行合理的运动量安排。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疏导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兴趣爱好[3]。
总之,在此次的探讨和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体育中的兴趣培养,是后期个体基础素质形成和建立的组成基础,所以在相关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相关小学学校在积极响应教育体制改革号召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教学的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不断深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建立,促进学生相关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山.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6):83-84.
[2]张宏臣.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2):84.
[3]郑琳颖.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新课程(上旬),2016(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