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剖析

2018-04-19何启琢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摘要:本文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索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制定消除心理问题的教育手段和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

一、 剖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途径

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从入学到毕业走向社会,其人格的形成与情感、意志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而高尚的人格与是非的明辨及善恶美丑的熏陶密不可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儿童的心理或诚实或虚伪,或勇敢或怯懦,或自信或自卑、自负,或坚强或软弱,或爱或恨……其心理若屡次出现虚伪、怯懦、自卑、自负、软弱、仇恨等問题,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干预、疏导、纠正,让留守儿童不再走向畸形心理的误区。近五年来,我们通过专题家访,个体追踪,与班主任交流、校长沟通、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分类整理农村留守心理问题的真实资料,查阅相关调查报告,实事求是,从不同角度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四个方面剖析如下:

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剖析

(一) 从监护人养育的角度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中,55%为单亲留守儿童,母亲监护者居多,占80%以上,这类留守儿童幼小学阶段心理问题不明显,初高中阶段明显;20%父亲监护,多为离婚所致,这类留守儿童各阶段心理问题明显。45%为双亲留守,多为祖父母监护,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我们知道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有双重职责,照料生活和保护人身安全,当然是第一职责,第二职责就是育人。然而80%以上的监护人在育人上具有盲目性,不懂长期性,没有育人规则,手段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所以10%的留守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本来情感缺失,要让其在有限的情感体验中,有情而感,有感而发,有发而悟,有悟而明理,逐步塑造高尚的人格。因此,我们强烈呼吁监护人以《弟子规》为准绳,制定适合自己的育人规矩,以育人的长期性为规律,切实转变育人观念,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刚柔并举,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第一监护人要耐心细致履行好留守儿童的育人职责。

(二) 从家庭生活条件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这里我们着重来分析贫困户和富裕户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某中学发生的一起一死一伤的血案足以证明这两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其发生的偶然性,更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凶手、死者、伤者均为男性,15岁。当时就读八年级。凶手家庭贫困,从小受人欺凌,到八年级其情感冷漠、性格孤僻、自控力极差,情绪时而压抑、时而暴怒,极不稳定。父亲长年在外打小工,一年回家一两次,母亲务农并照顾其生活,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伤者和死者家庭富裕,从不缺钱花,生活由祖父母照顾,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小学阶段学习好,但经常欺负同伴,别人告状,祖父母不仅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怪别人多事,小孩打架是常事,从不理会,助长了孩子蛮横、无理取闹、是非善恶不分、冲动的恶性心理。三人上了八年级第二学期,经常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人格扭曲。凶手经常吃亏,而死者和伤者称雄称霸。一个星期一的清晨6点惨案发生了,凶手把早已准备好的杀猪刀刺向二人,造成了一死一伤的血案。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小培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案例既有它的特殊性,又有其普遍性,虽然有些家庭的留守儿童没闯祸,但偷鸡摸狗,损坏公物,以强欺弱,内心封闭等扭曲人格,给他们的人生埋下了祸根。所以富不凌人,穷不丧志是对富裕户和贫困户最好的启示。

(三) 从学校管理、教师资格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学校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决定着其心理问题的凸显与否。同一所学校,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就大大降低,反之就会升高。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科学疏导。同一个班,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结果大不一样。非师范教师当班主任,这个班逃学,完不成作业,打架骂人等留守儿童多,反之就少,只有20%的非师范类教师与师范类教师相当。甚至有的非师范类教师故意放任自流,让其辍学,害了留守儿童的一生,若是师范类教师,99%的人不会做误人子弟的事。显然,政府已发现了这一点,教师选拔从师范类毕业产生,这无疑将给留守儿童带来福音。我们呼吁非师范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资格的含金量。

(四) 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剖析其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留守儿童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咨询开导解决。农村留守儿童90%以上的为轻度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心迷茫,情感淡泊,意志薄弱,性格内向,自信心不强……但是非善恶分辨清晰,人格方面没有背离,只要家校配合,儿童某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难度就在10%以下的重度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是非不分,善恶难辨,情感冷漠,意志力脆弱,情绪抑郁,或自负或自卑……而且多种心理问题交织,短期内不可能解决,需要家长(最好为父母)与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合力,长抓不懈,培养正义感,责任性,感恩……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其人格修养。

三、 剖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意义

透过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在校、在外的种种现象,我们揭示了其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找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大力协助,家校微信联动,监护人建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校长切实关注,教师耐心开导,发挥心理咨询师的真实作用,防微杜渐,就一定会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者简介:

何启琢,一级教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安家坡学区中寨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