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2018-04-19谭隆晏杨璐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核心素养

谭隆晏 杨璐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意识薄弱、高职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路径为研究对象,从核心素养的视域出发,以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为主线,从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课程构建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院校;生命教育

高职学生漠视、践踏甚至残害生命等事件不断见诸媒体报道,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学习基础差、自我控制能力弱、抗挫抗压训练缺失等成为普遍现象。而以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生命教育往往缺位,并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而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安全教育课、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方式为载体进行浅显的生命教育,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由此,高职院校学生广泛存在着对生命价值观认识模糊、与正向价值错位等现象。而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相统一,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核心素养”成为探索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新路径的理论视域。

一、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问题表征

(一) 顶层设计: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框架

虽然媒体报道了许多令人心痛的高校大学生漠视生命的案例,每次都会激发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事后总是归于平淡。各高校也往往只会从自身的预防和监控机制方面进行反思,未能发觉其实生命教育的缺失才是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观认识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然而不断加强的预防和监控力度也未能防止学生自杀及伤人事件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学校及社会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顶层设计框架缺位,使生命教育的推进无法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无法取得实质成效。

(二)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危及生命事件之后的应急处理、跟踪处理及警示教育;(2)完成任务式的例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身财产安全教育;(3)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4)心理困惑群体的疏导及治疗。综上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都是表面化的常规工作,是零散的、未成体系的,很多学校往往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高职院校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未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进行统一的规划。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在学生的3年学习生活中完成完整的生命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人文素质一体化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均未体现。而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明显不能为学生建构起对生命的完整的认识。

(三) 教育效果:缺乏实际的生命问题预防意义

当前各高校往往是当其他院校出现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才引起重视,再就出现的某个事件进行分析反思,然后在本校采取措施。比如:寝室安全大排查、心理困惑学生的跟进等等,等事件归于平息,生命教育也随之中止,未能进行深刻的反思。其实缺乏生命教育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另外学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实践教育。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或问题,如情感问题等,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生命教育的实践意义未能发挥出来。

二、 影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效的因素分析

(一)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意识较弱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学校较多关注学生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技能以外的生命教育重视不够,缺少生命教育的意识。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硬件的配置上均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只是例行公事,完成即可,活动参与人数、实际效果等都未作要求。

(二) 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薄弱

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浅显的生命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对生命教育的教师培训体系也不完善。到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國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生命教育导师”职业岗位培训认证,“生命教育导师”作为一项新的职业由此诞生。但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新领域,各高校较少推送老师进行“生命教育导师”培训,使当前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和学工人员为替代者。由此,教育内容仅仅停留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上,对如何认识生命、对待生命等方面涉及较少。在教学方式上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和案例教学为主,忽视了对生命的启迪与关注,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未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 生命教育实践缺乏“核心素养”

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生命教育的忽视,除生命教育意识薄弱外,生命教育本身缺乏“核心素养”的统领,亦是其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2016年12月,学者但汉国在全国生命教育年会提出核心素养和生命教育本身是有机统一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本质目标,而生命教育则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启发。然而,在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零星、破碎实践中,并未真正将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使生命教育实践效果无法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无法达到生命教育的本质追求。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 顶层设计:转变教育理念,提升生命教育系统化

转变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本应是直面生命、滋养生命、完善生命的最具生命关怀的实践活动。然而现实中的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往往过度关注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尽管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这个社会不仅仅需要懂技术,能生产的“机器”,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职教育应返本溯源,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这要求高校领导以及高校的主管部门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单纯重技术的理念,在培养技术型人才之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生命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将生命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管理机制的保障。不管是在各高校的开展还是具体在学校的落实都需要制度的支持。当教育主管部门以制度的形式将生命教育固定下来,各高校才会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推行下去,制定自己的方案和措施,比如课程的设置、实施方案、考评机制等等,才能保证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确保生命教育顺利进行。

(二) 师资保障:强化师资力量,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灵魂,要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根据各高校当前生命教育的情况,开展生命教育的多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老师、学工人员。因此各高校在引进专业生命教育教师的同时应加强对以上人群的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将此类教师打造成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学校有了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团队之后,才能保证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二是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让所有老师都具备生命教育的意识。高职院校以技能教育为主,学生专业课较多,而专业课老师对人文社科类知识很少涉及,这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因此也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生命教育的培训,增强专业老师自身的生命意识。这样,专业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体验也能感染学生,以此将生命教育的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三) 课程构建:丰富教育内容,开设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

一是开设单独的生命教育课程。当前各高校均无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各高校在培养出自己的生命教育师资之后可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程,将生命教育以教学活动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以系统、连贯地将生命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呈现给学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之外的挫折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价值教育等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二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到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对生命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对生命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启发,有助于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四) 自主发展:创新教育形式,第一第二课堂协同推进

第一课堂是落实生命教育的阵地之一。传统的生命教育以抽象理论传授为主,缺乏生动性,学生无法通过老师的讲授将理论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这样的单边传授,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因此要转变教育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生命教育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上。开展专题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由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情景和任务中去,老师逐渐较少帮助,最终实现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任务,自觉主动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同时在情境和任务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通过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样有关生命的情境中更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生命的欲望,建构生命的意义。

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一是学校通过常规大型活动或国家法定日举办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比如运动会、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消防宣传日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二是辅导员通过班会进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如:常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主题演讲等;三是社团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比如模拟灾害场景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体会爱与责任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存在和意义,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五) 社会参与:提升实质效果,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生命教育仅靠讲授和校内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与情景教学的优势,组织学生参与生命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领悟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一是建立校外生命教育实践基地,比如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探索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体会人與自然的和谐美好;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感悟生命的价值;进行无偿献血、参观敬老院等体会互助的美好与社会的温情;到殡仪馆、墓地等让同学们回顾一生,反思过去,从而让同学们更加珍爱生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生命体验活动。通过生命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心灵和思想上受到很大的感触,会进一步拓展生命的价值。

二是开设生命训练营,对某一特定人群进行专题式的生命感悟训练。生存拓展训练、比如针对有某方面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提升训练、对某一类需要支持的学生开展互助小组,比如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开展学习互助小组等等。

三是构筑生命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学生搭建生命交流的平台。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大家发表意见,为求助者提供解决的办法。还可以针对与学生相关的社会某一热点现象进行自由讨论,发表意见,管理者将同学们的意见搜集起来,针对同学们的看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既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通过管理者的回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高星媛.当代高校生命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2]袁阿会.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

[3]但汉国.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OL].

[4]袁阿会.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

[5]左江江.关于高职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探析[J].江西.职教论坛,2011.20.47-50.

[6]李菁.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2016年.

[7]方秀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D].河南:商丘学院,2007.

作者简介:

谭隆晏,重庆市,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杨璐,重庆市,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人文艺术系文化教育教研室。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高职院校核心素养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