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怎样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实效性

2018-04-19周慧莉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初中生物实效性

摘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生物教师也要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精心设计来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探索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已然成为生物教师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此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阐述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

一、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做好课堂有效导入

新课的导入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生物课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开端能够影响课堂氛围,甚至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环节,争取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有继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从而积极投入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授新课“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内容时,可以首先向同学们展示有代表性的相关图片:秋冬雾霾天,路上的行人都戴着防霾口罩,没有戴口罩的人也都捂住了口鼻。看到这些图片,学生就会深有感触,他们也想探究雾霾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对人体的危害是怎样发生的。雾霾作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图片呈现的方式又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容易热情高涨,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进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比起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做好基础知识教学

1. 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划定课堂教学范围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做好基础知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基础知识教学中,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地划定课堂教学范围,在教学范围内选择有针对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并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提高知识针对性,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又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从比较浅显的知识点向深层次的知识点过渡。

2. 重点夯实基础知识,扩大基础知识覆盖面

除了要划定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还应当重点夯实基础知识教学,使基础知识教学能够在知识点、知识面和教学难度上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此同时,还应当提高基础知识的覆盖面,使生物基础知识能够在全面性上得到有效的拓展,做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使基础知识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进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三、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1. 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课堂教学难度,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以基础知识教学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可以采取生物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

2.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相对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生物知识的引申,通过举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将生物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寻找生物知识点,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予以有效的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问题的解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肯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

3. 采取分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性特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疑难知识点以及生物知识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加强对分组教学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觉的基础上获得教师的有力辅导,达到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生物课的内容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一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生物课的教学需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才是一种最好的途径。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讲课时间,给学生开展活动的机会,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活动的开展不能妨碍正常的上课节奏,不能阻碍新知识的传递和讲解,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为巩固所学而设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享受课堂,并且教学质量不下滑。

例如,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内容,教师首先需要讲解疾病传染源、病原体、传播的途径、后果等知识,让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设置各类情境,如:A同学感冒了,她的同桌B同学跟她关系要好,与她使用同一个杯子喝水,结果B同学也感冒了。请学生回答哪个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地回顾了课堂理论知识。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小组内表演类似的情景。

这样的课堂活动,不需要占据课堂很多时间,但是完全符合初中学生喜欢玩乐的心理,他们不觉得这样的课堂充满负担,反而积极投入其中。学生的主动性加强,教师上课更加轻松,学生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生物教师要明确自身地位,深入教学活动内部,不断总结和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与素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以此努力打造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新型课堂,即学生有收获也有快乐的高效课堂,提高生物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丰英.生物课堂教学因信息技术更精彩: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J].学周刊,2014(4).

[2]汪铁辉.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应走出几大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

作者简介:周慧莉,吉林省集安市,吉林省集安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初中生物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