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在《历史与社会》作业训练中的尝试
2018-04-19周献德
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以往的教学、教科研活动,往往只是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为中心,而忽略发挥学生在作业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作业训练观、紧跟改革的步伐、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为中心;作业训练尝试
一、 起因
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以往的教学、教科研活动,往往只是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为中心,而忽略发挥学生在作业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作业训练观,强调在作业训练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就要做什么样的作业,尤其是中考考什么,学生背什么的陈旧方式。
本文以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作业训练为主题,谈谈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作用,在作业训练方面的一些尝试。
二、 尝试
1. 《历史与社会》作业定位,尝试以学为中心
观念决定行为,思想支配行动。《历史与社会》作业定位是:形式上应该把学生放在作业训练的主体位置上,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学生“学”的延伸,是学生培养自己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过程;内容上把传统的“温故”性作业,转向创新性的作业,由机械重复训练走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2. 《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尝试以学为中心
作业内容上尝试由教师包办向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这一课时,根据这一课内容的特点,我们就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多角度自主地考察本地(县、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实施前我们要求学生自行组合,将全班50名同学组合为五个调查小组,每个小组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在一起分析,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小组内选出文笔较好的学生归纳、整理,写出调查报告,放在班会上演讲,并由小组互评评出一、二、三等奖。
从各小组交上来的材料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每组学生都能熟悉社会调查的四个基本步骤。社会调查的(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四种基本方法都能较熟练地用上了。更加可贵的是学生在做社会调查时,体会到一种不断成功的快乐,对《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兴趣,也会在参与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不断增加。
3. 《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完成,尝试以学为中心
过去为了应付考试,强调知识点的掌握与落实,我们更多地划一些教师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学得很枯燥,对知识点掌握也不牢固。
课改实施后,我们在上新课时告诉学生每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课标自己寻找重要的知识点,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或同学间相互出题解答。例如:每个单元结束我们会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经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出一份单元测试卷,由小组成员自行完成或相互讨论完成解答。这样学生在寻找重要的知识点、集体讨论出题、相互讨论答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历史与社会》作业批改,尝试以学为中心
一直以来《历史与社会》作业训练中,作业批改仅凭教师一支笔到底,占据教师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作业量和批改量都很大,非常辛苦。占据了教师的主要精力,备课和钻研教材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我们的尝试的具体做法有:自改、小组互改、家长批改与教师批改相结合。对客观性很强的作业如填空题等书本上能找到答案的自改;对按标准答案批改的作业如选择题由小组内互改,不论自改还是互改都严格要求每个学生用红笔批改和订正,改完后交上来检查。学生在自批自改的过程中,相当于复习了一次作业,效果反而会比老师批改要好。对家庭作业由家长批改后交上来检查;对单元测试或较灵活的题目由教师批改。
批改改革后,教师把省下来时间和精力放在备课和钻研教材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重点内容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教师教得精炼学生学得轻松。
5. 《历史与社会》作业的评价,尝试以学为中心
过去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结果,改革后转向关注过程。改变了“非对即错”的陈旧观念。在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与发展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 反思
莫容讳言,在以分数为升学唯一标准的中考指挥棒下,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作业训练,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确非易事,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由于担心学生升学率受到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往往只是停留在会议里或口头上。特别是减少教师作业批改量的改革,要得到支持更加困难。有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就可以借助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其次,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
我们是农村初中,大多数家长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但思想比较朴实也比较好沟通。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作业批改有效性为主题的家长会,成立了专门的家长委员会,对我们的每一项改革措施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并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其他家长宣传,如何在作业训练中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减轻教师负担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实效,学生乐意家长放心。
再次,要循序渐进,要以不降低学生考试成绩为前提,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给中国人留下注重考试、注重分数的社会文化心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信条,已经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我们的每一项改革的推进都做到十分慎重。邓小平同志曾以“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我们同样也可以用“是否提高学生实际考试成绩”评判课改成败。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学生考试成绩为代价,我们改革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以来也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年级段社政學科的平均成绩,由原来七年级时的全市第12名提高到八年级时全市第7名,得到家长的赞扬和社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周献德,浙江省江山市,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