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培养之初探

2018-04-19陶珊珊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培养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因而在新课改理念下,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中,不断研究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规律,奠定课程学习的基礎能力,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数学学科是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种创新手法,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和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老师要对高中生的实际学习要求进行分析,实施引导性教学和应用性教学,全面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水平,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培养的有效方法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学习技能;培养

高中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在知识巩固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对数学内容和解题方法部分展开实地研究,同时在相关数学内容的拓展性学习和延伸性学习中,增长见识、提高解题技能和学习水平。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高中数学老师主要是采用当堂讲解的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学习,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且在这种固化的教学流程和学习模式中,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受到抑制,学习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此,在新时期下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需要高中数学老师结合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数学思维培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和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鼓励和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中来,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培养的相关内容和有效方法等均需要从实践分析的角度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 新课改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培养的作用以及必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内容,其中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部分,但是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老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帮助学生学习解答方法和解题经验,整体教学流程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不高,学生仅仅是掌握理论化知识,学习技能方面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在新课改理念下,强调要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在数学问题的分析中,能够站在多种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解题方法,实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且在这种自主研究化的学习模式下,高中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能够不断深入化和层次化,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范围,综合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二、 新课改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关键措施

(一) 课程预习与复习

高中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点不能一味的依靠老师的讲解,而是要在课程研究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技能,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在数学预习中,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然后在课下完成内容复习,在体系化的学习中掌握数学重难点部分。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中对于“集合”内容的讲解,学生在课程预习中,对子集、交集、补集、并集、全集等概念性部分予以把握,在课堂上能够提高听课效率,在课程复习中,对于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具体含义进行区别,如假设x

(二) 多样化的课题分析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需要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予以综合培养,在此过程中,数学老师在实施教学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样化的课题分析方式,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研究问题、发表观点。例如对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列”问题,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部分,对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概念分析中,对一组数列关系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na1+n(n-1)2d,n∈N*的总结和分析中,将其运用到问题求解中,公式中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

(三) 抽象化思维培养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技能水平进行提高,有利于奠定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其能够形成技能化学习和高效型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于一些方程问题和图形问题,由于抽象性强,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施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多向化的展示图形内容。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中关于“空间立体几何”问题,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对于“圆与方程”的问题,可以建立坐标系,应用数形结合的办法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程教育,主要是强调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思维方面均能够得到均衡发展和有效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综合化的掌握多种数学知识,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学生也要能够应用合理的问题分析方法,实现问题的正确解答。在实践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中,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数学老师可以采用例题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研究不同的解题方法,总结有效的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桂锦.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160.

[2]周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80.

[3]玉林.新课程理念下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成因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1-192.

[4]郝忠国.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87+86.

作者简介:陶珊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培养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