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信息技术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04-19周进一

考试周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辅助教学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让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广范围、全方位获取知识已作出了相关要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低年级教学中,只有将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课件中发现知识,找到生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列举低年级语文教学事例,阐述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大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让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是大数据时代下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学时,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的语文教学主题、教学素材、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教学重难点,服务于学生思维,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一、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一边播放古筝曲子《高山流水》,一边循环播放山水画面,再结合教师对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感人故事的深情讲述,从而达到在开课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作为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困难,为整个教学活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有了兴趣,那么课堂效果和课堂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文教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紧密联系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语文课文变为学生认识生活的活动,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这篇看图学文,教学时就要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抓住秋天田野美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先出示蓝天白云、丰收场景、秋天树林等场景图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这样学生不但兴趣浓厚,效果明显,还印象深刻。

3.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生字教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字词中的“难、易”字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字词认知技能。比如小学语文第一册中“鸟”字的笔顺不易掌握,就可通过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动画播放一笔一笔的写,配之笔划声让学生认识笔顺。又如“鹰、辩、摔”等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书写,然后把一个个部首整合在一起,对于易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另外针对小学生易写错字,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用多媒体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并进行正确书写,引导学生找出错字后,放大错字或将错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这样的教学完全可以加强低年级学生大脑的刺激。

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抽象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低年级语文课程内容整合,对学生进行形象迁移教育,从而轻松获取知识,效果非常明显。如针对小学生识字记忆较快的特点,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学习法学习:课件出示以“巴”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教师可设计动画,把“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这样的练习,既能扩大识字量,又可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又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时可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低年级学生生活中的实践作用

1. 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建教学情境。低年级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联系生活获取知识,并主动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学习语文,营造学生亲切熟悉的语文学习情景。如在教学有关垃圾方面的内容时,可创设生活中扔垃圾的情景:将贵重物品不小心扔到家里的垃圾桶里,还可以拣出来,万一已经扔到垃圾车上被拉走了,就找不回来了,生活中的情景勾起了学生对以往生活的联想,他们都扔过玩具,都有扔掉的玩具找不回来的经历,理解生活的意义。

2. 将信息技术贯穿于低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以教材为教学内容,给学生的感觉是只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才看到丰富的网络生活。让信息技术与低年级语文学科相结合,不但对语文教学本身有帮助,还能使语文教学更有趣,更受学生欢迎。比如学习“用计算机制作板报”时,整合语文学科中看图说话的写作;在学习了“搜索引擎”一课后,学生在其他学习中遇到问题是能想到用网络去了解一些信息、观看视频图片资料,让小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学科上,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又如学生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后,可让他们结合母亲节,进行“我為母亲做贺卡”电脑绘画,“感受母爱,感恩母爱”网上留言,制作“我的母亲”PPT演示文稿等。

3. 将信息技术贯穿于低年级学生重难点中。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本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通过平凡的小事感受周总理伟大的人格。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理解完课文内容后,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通过视频把离学生很远的事物一下子展现在眼前,更加的直观形象;同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上人们的表现和反映——无比的伤痛及对周总理深深的不舍,使学生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和空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信息技术能将各学科知识组合,教师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信息技术是为学科学习服务的,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架设起学与用的纽带,做到教学与大数据时代接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把信息技术课变成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彭兴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

[2]王雪焕.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3]米进福.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

周进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瓮安八小。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辅助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保护童心?留住童趣?创建有效课堂
简笔画,让低年级语文课堂色彩斑斓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