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2018-04-19阎世宝丰雅倪荣梓钦
阎世宝 丰雅倪 荣梓钦
摘 要:新媒体以满足多元利益诉求和呈现不同的价值内容为宣传特点吸引着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尤其是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信息源纷繁复杂,这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面临考验。为了确保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的自觉认知、认同和践行,高校需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因其平等、自由、实时、互动的传播特点,更好的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差异性需求,这使得新媒体日渐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面对新的教育载体,教育者应该以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传统资源为基础,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初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形式,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的青年人才会更加主动的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辽师自律”微信公众号是辽宁师范大学展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态,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理念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分析该公众号的相关数据,揭示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规律,为高校创建新媒体平台提供实践方案。
一、 合理设置推送时间会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关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在于学生认知,方法在于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关注,即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合理设置图文推送时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我们采集了“辽师自律”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近两年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以图文信息每天的平均阅读量作为数据对比的标准。
分析数据结果,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17点至23点之间,每年当中,关注人数增加集中在校园重要活动期间。因此高校要把握住关键时期,如校园比赛、新生入学等,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宣传,引导学生阅读,这能够有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提高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关注度。
二、 恰当的排版逻辑能够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知
公众号的宣传效果会因为图文信息排版位置的不同表现出差异,头条新闻因其位置的优势更易吸引大学生的阅读。所以高校要高度重视头条内容的导向作用,展现核心价值观指导个人行为的现实意义,从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统计的358条图文信息中,总阅读量174542人,不同图文顺序推送的内容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第一条至第四条图文信息推送数量一致,但头条阅读量占总阅读量的比例超过50%。
三、 创新新媒体内容形式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丰富的形式设计,贴切的语言表达,改变核心价值观教育单一的文字阐述,打破学生关于价值观教育生硬、基于理论说教的原有印象,会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阻抗。
(一) 传播情境是创新新媒体内容的客观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利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客观教育环境,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作者分析了公众号阅读量超过1000人的内容,这些新闻的发生点都在学校重大活动期间,如新生报到、军训、先进学生事迹宣传等。有的内容是将流行音乐与校园文化符号融合,进行歌曲改编,如辽宁师范大学版《南山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内容要关注客观情境变化,抓住关键期,因势利导,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 从现实生活中关照学生成长是创新新媒体内容的基础
杜威提出:“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副其实的或有教育性的”,这对于我们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在内容创新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要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讲好身边事,用好身边人,以真切的情感去温暖、服务每一个学生。形式要创新,但内容要围绕生活,情感上不能矫揉造作,行动上不能空喊口号。要在校园生活中,呈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结果,使每一个学生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引导下,实现自我发展。如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宣传大学生标兵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宣传教师、宿管人员等事迹,展现他们爱生、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学生在感受到他们被社会认可的氛围中,逐渐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我实现的重要意义,意识到学校教育是对他们个人发展的真切关照,进而深刻认识到学校教育有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用,“外化于行”就成为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
(三) 图文信息制作主体是创新新媒体内容的保证
新媒体内容的制作主体要依靠学生,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既成为受教育者也成为教育者。学生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虽未变,但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创作形式更加贴近自身特点,又勇于革新,不会像教师带有明确的教育倾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学生间共同的知识背景、相似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以真实的情感为表达,实现阅读者与制作者的共情,这是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过程中完成认同的关键。只有让故事中的人讲故事中的事,才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
(四) 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实现新媒体内容创新的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我们必须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成长规律是科学的总结,是指导创新内容有效的根本依据。任何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创新都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通過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学生使用新媒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特点。样本量1359人,92.35%的学生能够接受通过公众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大学生具有运用新媒体接受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动机。
形式上,73.51%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习,他们更愿意接受有多种感官参与的教育方式。内容上,学生更愿意阅读与自己相关的校园生活和常识,这符合当代大学生个体行为特质中“现实性、主体性”的特点,体现了重过程、重实效、重现实的价值取向。只有尊重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特点,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内容才会受关注。
进入新时代,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深入研究新媒体特点,切实把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价值,从而将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学生文化当中,真正实现情感认同,价值引领,行为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世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分析[J].政工研究动态,2009(1).
[2] 唐平秋,卢尚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3] 年大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4] 冯刚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第四章对象行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方爱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N].安徽日报,2014,12(12).
[6] 柳礼泉,陈方芳,唐珍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5,6(16).
作者简介:阎世宝,丰雅倪,荣梓钦,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