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学东:青春在乡土绽放

2018-04-19刘娅兰刘超

党员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花菇

刘娅兰 刘超

1来自一个平凡的世界,却想拥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自从觉醒的那一天起,成功的航海图已经在内心珍藏。

当人们都往北上广深走的时候,汪学东却选择“逆流而行”——回乡创业。

2007年,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汪学东南下广州,在一家服装厂打工,因为工作努力,肯吃苦,一年半后,他便从学徒升为主管,每月工资由2千元涨到1万多元。而这个时候,女友胡红华追随他的脚步,辞掉教师工作,刚刚来到广州不足半年。听到“回乡创业”的决定,胡红华痛哭流涕,甚至提出分手。

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待遇、这么好的前程不要?老实本分的父母默默地流着眼泪,以为他在广州混不下去了;公司老板一再挽留,承诺5年之内为他解决房子车子。这些都没能阻挡汪学东回乡创业的脚步。

“那个时候,我住在公司职工宿舍,每天清晨都被同一首‘起床曲催醒。”汪学东说,他尝试买了两盘新的CD送给值班门卫,但万年不变的“起床曲”仍旧日复一日播放着,听得耳朵都要出茧子了。“每天除了上班、睡觉,自己的时间几乎为零”,汪学东担心自己会迷失在“麻木”无味的生活里。

湖北美院的高材生、学习成绩一枝独秀、多副作品被学校美术馆收藏、奖学金拿到手软、同级学生里面第一个入党、公司升迁最快的员工……无论求学还是求职,汪学东的道路都可谓一帆风顺,这让他骨子里多了些许傲气和轻狂,“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我要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2009年11月,汪学东毅然离开广州,回到家乡,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缺乏汽车修理知识,修理厂当年就亏损了10万元。迫不得已,汪学东把厂子转让了出去。

努力和拼搏换来的却是失败和失望。生活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地踢了他一脚。汪学东为此忧郁消沉了好几个月,他开始反思自己放弃高薪辞职回家的决定是否正确。就在这时,在广州工作的公司老板再次递出橄榄枝,托人请他回去,家人也劝说他回去。

打工还是创业?又或者还有第三条路。不经意间,“大学生村官”进入汪学东的视野,它就在下一个路口,让他重新拾起心中的勇气:“留在农村一样有前途!”

2持久的热情奏响命运的乐章,伴随他走出人生的低谷。活力和激情是他华丽的衣装,信心和勇气让他激发无限的潜力。

2012年,汪学东在灵乡镇贺铺村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那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常利用空余时间,背着相机走村串巷。戴岭村的李子、岩峰村的西瓜、大畈村的蜂蜜,他将这些农特产品拍成精美的图片投向报社,帮助种植养殖农户销售了很多产品。

然而,村官的经历也让汪学东接触到了最真实最忧伤的农村,尤其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各种窘境深深触动着他。2013年5月,汪学东创办“爱儿童老人网”,这个公益平台从创办至今,举办了20多场次帮扶活动,帮助了400多位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很好地解决农村问题,必须走创业这条路。信念的灯塔在茫茫雾海中闪亮,始终指引着汪学东心灵的方向。“想到创业这个点子,我很激动,因为创业是我留在农村的初心。”

汪学东在走访时发现,贺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李子,但是由于李子品种不好,所以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于是,他想自己先承包一片山场,引进优良品种试种,等赚钱了再推荐给村民种植。但山场土地的承包问题,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坎。“我整整跑了4个月,最后有两户的工作实在做不通,还要修建一条通往山场、能通汽车的马路,仅仅修路一项预算就需要20多万。”李子种植项目在他独自奔波了4个月后“无疾而终”。

创业艰难百战多。直到这时,汪学东才意识到,在城市看日出,太阳被建筑挡住了;同样,在农村看日出,太阳被山挡住了。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与挑战同行。

“如果有一个项目,既适合自己创业,又能留住村民在家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那该多好啊。”汪学东并没有放弃,他依然迈步在路上。甜蜜的梦境环绕着他人,属于他的是夜的清凉。他想,也许穿过今天的黑暗会見到明天的晴朗。

3希望的种子,深深扎根土壤,终将破土而出。在有希望的世界里,满满都是激情;在有寄托的世界里,前行不再孤寂。

2013年7月,汪学东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培训班,结识了一位从事花菇种植的随州老乡。这位老乡告诉他,湖北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非常利于花菇生长,其除了鲜销还可以烘干,适合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汪学东喜出望外,经过多番实地考察和学习,2014年初,终于选定花菇种植作为创业项目。

为了掌握花菇种植技术,汪学东购买教学视频自学,请教农技专家,甚至多次远赴随州住在菇农家里,义务劳动外加拜师学艺。为了节约成本,他自己动手搭建菇棚,上山砍竹。扛着上百斤重的楠竹,汪学东的手磨出了血泡,肩膀磨破了皮,他就咬着牙、忍着痛,用蛇皮袋包着竹子继续扛下山。在花菇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灭菌,需要烧锅炉5天5夜,期间不能间断。在7、8月的盛夏,汪学东和妻子轮流值守,白天围着锅炉炒菜做饭,夜晚搭起竹床睡觉,偶尔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解乏。

汪学东和妻子就像看管自己的小孩一样细心照看着花菇。2015年元旦,他们试种的1万袋花菇结满了硕果,一片接着一片,一朵叠着一朵。

为了亲身感受市场和顾客对花菇质量的反应,汪学东和妻子怀着丰收的喜悦,凌晨3点起床,辗转两趟公汽,7点抵达农贸市场售卖。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杆秤,汪学东把公斤当成了市斤,因此卖出去的花菇“缺斤少两”,还被义正言辞的大妈“叱责”了一番。大妈知道原因后,三个人都哈哈哈大笑起来。由于卖相好看,生态环保,两篮花菇很快被市民抢购一空。

汪学东乘胜追击,注册“灵祥”花菇品牌,成立大冶市灵祥花菇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又成立了湖北灵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30多户村民种植花菇,辐射灵乡镇6个村及周边3个乡镇。

从花菇种植的门外汉到“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汪学东马不停蹄,跨越一个又一个山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村实用人才创意大赛”“中国青年电商扶贫训练营”,只要是能够提升技能眼界思维的培训大赛,他都精心准备并且积极参与,他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4满满一面墙的荣誉,诠注了你对农村农民的竭诚奉献。在创业的征程中,你精神的亮度更加耀眼。

2018年2月5日,一位村民打年鱼时抓到一只野生甲鱼,当天就给汪学东打电话说要送给他,汪学东再三推脱。第二天,热情的村民提着甲鱼在半路上拦住他和妻子,心急如焚地说:“你别以为我送这只甲鱼是巴结你,在我心里,你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听到这句话,汪学东收下了甲鱼。村民走后,他和妻子来到水库,将甲鱼放入水中。望着漫无边际的水库,汪学东在寒风中伫立很久,他心头涌出一股温热,“这么好的乡亲叫我如何敢偷懒!”

“幼不孤,老不空,积善涓流襄善举;弱有助,贫有济,惠民实措慰民心。”这是汪学东入选2017年“荆楚楷模”上榜人物的评语,赞扬他一腔热血初心不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类似这样的表彰和荣誉,在汪学东的办公室挂了满满一面墙。

妻子胡红华感慨地说:昨天,“东哥”的人生还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而今天,却朝着另一个方向。“昨天,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今天,他却做到了。”胡红华现在还有一个微商名字“小蘑菇”,她的朋友圈里聚集了几千号客户。“东哥”负责“线下”技术管理培训,她负责“线上”营销推广。现在,她已许久不提自己“当一名国画老师”的职业理想,“东哥”给不了她香车宝马、锦衣玉食,也给不了儿子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她并不后悔,因为自己的人生多了一笔值得回忆的精神财富。他们把这种富足和满足,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1月12日,汪学东和妻子带着爱心人士看望了留守儿童贺文强。今年8岁读一年级的文强,母亲已经去世,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他和哥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爷爷奶奶的老式雕花床旁边,4个铁架子支起一张高低床,红绿相间布满油污的碎花床单充满乡土味道。

文强非常腼腆,看到来人,默不作声,抿着嘴羞怯地笑。看到凌乱不堪的房子和支离破碎的家庭,爱心人士决定每个月资助文强300元。

2月5日,汪学东和妻子再次来到文强家,将文强的新年愿望——一辆黄色遥控小汽车送给了他。汪学东细心地把电池安装上去。当车子在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上跑动起来,文强高兴坏了。胡红华把文强攬进怀里,满眼都是母爱。经历了创业路上的风风雨雨,如今,汪学东和妻子夫唱妇随,情投意合。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2018年一开年,汪学东就协同镇畜牧服务中心的专家,启动了黑土猪养殖精准脱贫项目,计划联合200户贫困户创建原生态土猪肉生产基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才能成为时代的胜利者。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记者手记 奋斗的人生更精彩

在湖北灵祥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销厅,记者看到了5条材质、大小、形状不一的凳子。第一条凳子是一块青石板,第二条凳子是一截树桩,第三条凳子是用废旧木板装钉而成,第四条凳子混搭了皮革与铁架,第五条凳子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仿古木凳。5条凳子见证了汪学东从当初一人艰辛创业,到现在带着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的历程,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满了牺牲的血泪。

从汪学东的身上我们看到,时代塑造青年,青年也参与创造这个时代。很少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青年当之无愧地成为就业创业广阔舞台上的主角。

从汪学东的身上我们看到,负重将得到回报,苦难将照亮前程。也许过程是艰辛的,道路是曲折的,结果是心酸的,但不经磨练,人生便会失去很多精彩。

从汪学东的身上我们看到,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基本就业权益得到满足后,青年一代会更看重事业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公平性。

猜你喜欢

花菇
不同干燥方式对花菇品质的影响
硒含量对花菇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冬季花菇的管理要点
挑干香菇看『脸蛋』
花菇的管理技术
花菇高产栽培技术
微孔板法与传统方法对比测定花菇、猴头菇和茶树菇的抗氧化活性
花菇培育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