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思政观构建高校育人生态圈

2018-04-19刘伟胡芯瑜

群众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态圈理想信念育人

刘伟 胡芯瑜

2017年底召开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把高校思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引向深入,需要树立新思政观,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

思政育人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愿意听、愿意想、愿意信?这就需要告诉学生或者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听,应该怎么想以及为什么要信,信了会如何——对自己的困惑有什么化解作用,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什么样的帮助等等。因此,树立新的思政观需要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思政育人生态圈。这里所说的“实践”,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定义的“劳动”,也不是近现代哲学概念上理解的“生产”,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说一种“生存习惯”,也就是一种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引领和熏陶下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新的思政观,就是以树立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为目的的思政工作理念,构建一个各部门、诸平台各尽其力,各司其职,各自种好自己的试验田,做好热心的“好邻居”的思政育人生态圈。

做好思政工作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不能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仅依靠辅导员的课后谈心,也不能仅依靠宣传作品对人的感染和影响。它需要从打造“生活方式”的目标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全局,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也需要每一个思政工作者的耕耘和付出,从而构建出思政育人的生态圈。具体的工作方法因人而异,但工作的思路可分为以下几点。

要讲知识,还要传信仰。思政工作和学校其他课程的区别就在于,学科类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性的传授,指导学生具备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比如学了计算机后就会编程。而思政工作则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与理论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才是其最终目的。思政课本上的知识点,不具备直接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条件,需要有老师的传授和讲解。如果教师没有一个为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观念,那么学生听的时候就会觉得疑惑,老师讲的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听这些?只有通过思政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让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爱生活,他们才能感觉到从这门课程当中是可以受益的,才能自发地学习和实践。

要让人听,还要让人想。思政工作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语言的表述,如老师的讲课、辅导员的谈话等。语言的表述过程中首先要起到的效果就是,要让人能听得进去,先做到“入耳”。我们的话语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来赢得受众,理论讲述需要精确严谨不能照本宣科,案例讲解需要恰当合适不能生搬硬套,要讲大道也如“烹小鲜”,来点“典故”、加点“幽默”,添点“噱头”、讲个“段子”……要能抓住受众。但也不能只为“抓”受众,还要引发受众的思考,让他们在引导下自觉地去探寻理论规律、时间脉络、发展前景、现实意义等。只有自己弄清才是真的搞懂,才是真的由外因作用于内因,内因变了才能起到切实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讲解十九大报告,最关键的是要引发学生对于十九大报告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看、去读、去想,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启示会比我们告诉他们的知识深刻得多。

要讲是什么,还要讲为什么。当前95后、00后的年轻人生长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他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可以轻松地在各种新兴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当前思政工作的话语权是分散的,老师讲授、课本知识的权重已经由原先课堂上的权威灌输降格为仅是一家之言。任何一个知识点的讲述都可以很轻松地在网络媒体上找到很多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还附加以很多种完全不同的诠释。在这种情况下青年的认知就容易被分散,青年的判断就容易被偏离,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容易被扭曲。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培养青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讲好“是什么”的同时,还需要讲好“为什么”,用道理服人,用逻辑服人,用论证服人,“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应该相信当代青年是具备基本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在有些问题上,我们要敢说“为什么”、能说“为什么”、说好“为什么”。我们需要敢于发声,勤于发声,善于发声,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学生的指路标和引路人。

要讲理性论证,还要讲感性渲染。思政工作的理论是严谨的,需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需要有严谨的教学纪律和学术纪律。思政工作又是开放的,我们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只要最终落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主动地寻求思政教育更加容易被人相信的方法和途径,寻求被人相信的有效方法就是论证。论证分为理论论证和实践论证,思政教育的理论论证就是讲明历史的必然性和道路的科学性,这一点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板块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思政教育的实践论证就是讲现实的必然性和发展的确定性,也就是讲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为什么说我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一切的发展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取得的也是毋庸置疑的。需要注意的是,感性渲染也是促使理论被人接受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这种渲染不仅是在课堂上通过形式设计对学生形成的感染力,还有课后通过艺术作品的渲染,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典型人物的树立和宣传所形成的对于整个社会包括青年的一种崇高理想信念的感召力。这一点,需要我们所有有情怀的思政人的共同努力。

要引导学生树立信仰,还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思政工作中常说的“小火慢炖”、“润物细无声”,其实都说的是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还未成熟的阶段,需要有明确的信仰来指导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其实很多问题的出现,如学习动力问题、生活态度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等,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导致的迷茫所引起。信仰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在人生的方向上有一个个的小目标,这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就是人的自我价值逐渐实现的过程。方向偏了,人也就歪了,目标丢了,人也就晕了。因此,我们解决了学生的信仰问题,就能够解决学生的目标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指引他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上课会玩手机?为什么学生不想去上晚自习?并不是因为我们管理松懈,而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上课听什么,听了干什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让他们拥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动力?就要指引他们树立目标,朝着积累正能量的方向努力,如投身到志愿服务、社会活动、创新创业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和“思”相结合的问题。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才是真正的服务学生,志愿服務和科创活动都是很好的抓手。只有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我们的话学生才会信,学生才会觉得我们的理论和观点是科学的、有效的。

思政教育应该更加侧重结果导向,判定的核心标准应该聚焦于能否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当前思政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政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教育效能;一方面要注重从实践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把构建积极的“生活方式”作为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作者分别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副书记、团委兼职副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生态圈理想信念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区制造生态圈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