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教育均衡要精准发力

2018-04-19张元贵

群众 2018年7期
关键词:淮安教育资源优质

张元贵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为适合的教育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水涨船高”;不是把优质学校“拉下来”,而是把薄弱学校“补上去”。总体讲,要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七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人民群众一样满意。具体讲,要围绕每所学校、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在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入学机会、保障能力等关键环节上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资源规划建设要精准。学校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最基础的均衡。要积极应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势、人口发展趋势,做好教育资源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城乡学校,适时在人口集聚较快的区域高水平建设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完善村小和教学点布点,着力解决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统领,推进“改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这方面,淮安去年完成基础教育布局规划修编,全市“十三五”规划教育建设项目230个,优质教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丰富。

——薄弱学校提升要精准。发展好每一所学校是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结对共建、名校托管等形式,形成“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城校+农校”等发展模式,在文化塑造、品牌创建、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整体推进,加快提升一批薄弱学校、发展一批新建学校,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在集团办学上,淮安正在探索建立“全纳”模式,全市小学已经全部纳入集团管理。全市还在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师资结构优化要精准。师资队伍均衡是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统筹优化城乡教师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骨干教师队伍等结构,让教育智慧公平惠及城乡孩子,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加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教师培训名额向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倾斜;实施“县管校聘”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教师交流常态化,为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师资均衡上,淮安实施教师编制市域范围内统筹调剂、动态管理,常态开展教师交流,市中青年优秀校(园)长培育工程70%以上的学员是乡村学校校长。

——弱势群体帮扶要精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下。要给弱势群体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关注,推进教育精准资助、精准扶贫,确保没有学生因贫失学;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成长场所;坚持面向全体,关爱学习困难、行为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淮安建立了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台账,并给寄宿留守儿童发放成长补助;教育资助实现全类别、全学段、全覆盖。

——保障制度设计要精准。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足额落实、逐步提高教育经费,乡镇学校的经费投入增幅高于城区学校。完善均衡招生机制,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额,引导民办学校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进一步解决“择校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导向。在制度设计上,淮安出台了优化学校布局建设、教师均衡配置和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政策,市政府每年为民辦实事项目都安排教育重点工程;坚持热点高中定向招生比例稳定在70%;集团化办学实行捆绑考核,带动了一大批普通学校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淮安教育资源优质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