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好人民生活高质量的三本账

2018-04-19陈勇

群众 2018年7期
关键词:海门高质量

陈勇

海门是张謇故里,靠江靠海靠上海靠南通主城。长期以来,百万海门人民传承张謇先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止。2017年,海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万元和2.2万元,居民储蓄人均超过8万元。我们感到,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要算好“赚钱、投钱、本钱”的账本,让高质量的生活有支撑、有盼头、可持续。

人民生活高质量,前提是让老百姓能够“赚钱”

做强产业,做大蛋糕,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美好生活才有物质保障。建筑和家纺是海门两大特色富民产业。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传统建筑产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全力推进叠石桥家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2017年,两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700亿元和1000亿元,带动就业37万人,一些本地的建筑从业人员扔掉了“泥刀”,夹起了“皮包”,转型成为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核心区,家纺经营门面超过2万户,集聚了2万余家电商,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厚实的产业土壤不断激发着海门人创新创业的热情。

近年来,我们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强化创业培训、提供财税扶持等办法,支持广大群众通过创业发家致富。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5.8万户,私营企业1.6万户。电商、微商等新型创业模式纷纷出现,培育了苏洪鲜食、红木电商“缘木网”等一批有区域知名度的创业典型。

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提高收入达标人口比例,还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农村是难点,农民是重点。2017年,我们出台了“农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农民增收的“组合拳”。投入7.2亿元,建设了12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全市11个区镇、4万农户;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12家、家庭农场7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37家,“全托管”经营主体超过300个;老百姓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增加收入1.5亿元。

在做强产业富民,增加百姓工资性、经营性收入的同时,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谆谆教导,开展“万人帮万户,共走幸福路”活动,组织全市8071名黨员干部与低收入户挂钩结对,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我们还按照南通市人均收入7000元的标准,对8073户、13529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对80%的低收入人口缺乏劳动能力、需要政策兜底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十大专项扶贫行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两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61亿元,5994户、9823人实现脱贫,累计脱贫率达到71.9%。

人民生活高质量,关键是舍得在公共服务上“投钱”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坚持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2017年民生支出达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去年,我们改进为民办50件实事项目的组织推进方式,事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立项向社会公开,实施项目化推进考核,年终向市民公布结果,完不成的公开说明原因,让广大市民全过程参与。

过去,部分拆迁安置项目拆得慢、安置周期长,最长的过渡了近7年,待安置户超过2800户,老百姓意见大,拆迁成本也很高。为此,我们下决心撤销了运行多年、大包大揽的城建指挥部,新组建了征收办和保障房建设公司。一年来,共拆迁5649户、95.48万平方米,完成安置2217户。

海门中学是一所由张謇先生创办的百年名校,但是校区拥挤,周边建筑密集。有人提出要异地重建,我们认为学校不在于好看,而在于内涵,拆了有百年传承的海门中学,百姓不会答应。最终我们决定投资3.3亿元,对学校周边60家住户、37个门面进行动迁,为海门中学发展打开空间,得到群众的一致点赞。

我们通过大走访、12345热线发现,海门百姓“吐槽”最多的是就医难。为此,我们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投入15亿元新建市人民医院。在南通率先实施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并轨,2017年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850元。全方位推动本地医院与上海名医名院合作交流,上海专家3005人次来海义诊会诊,海门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

我们着力打造“江海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投资2亿元建成省级“江海博物馆”。

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人民安全感、公平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需求。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投入2.3亿元,率先建成全省首批现代技防城和农村技防“天网”工程。近三年,全市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人民生活高质量,根本是守住绿水蓝天的“本钱”

这些年来,海门综合实力、城乡富裕程度虽然迈上了新台阶,但是如果没有绿水蓝天,人民生活高质量就无从谈起。海门有58公里长江岸线,长江也是海门最大的资源。一段时期以来,海门的沿江地区也布点过一些化工企业,也规划建设了化工园区。企业发展起来了,政府的税收增加了,但是长江的水质变差了,空气中的异味变浓了,老百姓对此意见非常大。对此,我们坚决推进化工园区整治,依法关停化工企业27家,对保护区内的2441户住户实现全部搬迁。

与此同时,我们依托临江新区平台,高起点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规划建设,采取“产业+平台+资本”全新模式,大力发展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基因技术、医疗器械产业,到目前为止,入驻企业超过60家,吸引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各类高级人才100多人,成功跻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阵营。通过一手抓关停淘汰和“腾笼换鸟”,一手抓科技转型和“筑巢引凤”,困扰沿江多年的化工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也没有因为关停整治而停顿下挫。

去年,我们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百日会战和“拆违拆破拆旧”专项行动,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143台,取缔关闭砖瓦生产企业26家,治理畜禽养殖场1394家,建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269公里,在南通地区率先实现污水分片集中处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园林绿化工程26个,新增城区绿化44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12%。环境治理的背后,直接带来的变化是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2017年省考重点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PM2.5浓度下降2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交出了一份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生态答卷。

(作者系中共海门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海门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海门赞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海门打开
海门:环保“啄木鸟”盯牢水环境
我们在行动
——记海门少代会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