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干部”奥巴马满世界走穴

2018-04-19冯璐

蓝盾 2018年3期
关键词:米歇尔老干部白宫

冯璐

巴拉克·奥巴马

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哈佛大学毕业,曾为律师,2004年任联邦参议员,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任美国总统。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世界上最难的工作,是做卸任美国总统。”但这也许不适用于卸任的巴拉克·奥巴马。没事打打高尔夫、冲冲浪,走穴演讲赚外快……他过得相当滋润。

透过他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人们看到了一位美国前总统的乐观、低调与担当。

彻底放飞自己

奥巴马卸任不久后的情人节,他的妻子米歇尔在推特上发了这样一张海岛度假照片:奥巴马和米歇尔在沙滩上来了个脚部特写。照片上,两人的脚趾上都沾满了白沙,远处则是深浅不一的脚印和浅黄色的贝壳。她在配文中写道:“祝我此生的至爱以及最佳的岛屿伴侣情人节快乐。”

此前的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卸任,并于次日火速离开寒冷的美国东部,开启度假模式。去法国莫雷阿岛开启邮轮之旅、和英国哈里王子一起观战轮椅篮球赛、重返巴利岛玩漂流……挥别工作了8年的白宫后,奥巴马彻底放飞了自己。

不过,清闲下来的奥巴马并没有秒变“葛优瘫”。据说,一向高度自律的他坚持每周至少锻炼6次,每次约45分钟。难怪镜头中的他肌肉健美、身姿矫健,比退休前还起范儿。

摆脱总统的清规戒律后,奥巴马再也不担心被质疑“撇下公事去健身”了。作为资深高尔夫球迷,他参与拍了“自黑”视频,视频里的主持人调侃:“奥巴马在退休第一年打了347场高尔夫。”

潇洒生活的同时,“文艺大叔”奥巴马还想靠才华赚钱养家。他一退休就和知名出版集团企鹅兰登书屋签订了一份超过6000万美元预付款的出版合同,创下了美国总统回忆录的最高价。创作新书时,他将和米歇尔住在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

奥巴马有过拮据的生活。他1983年初次求职时,给时任女友麦克尼尔的信中,吐槽当时的社区工作。“工资太低了,无法生存。我打算先干一年更传统的工作,攒攒钱,再追求感兴趣的事业。”他还在信中抱怨,这一周都付不起寄简历和作品的邮费,还得开一张空头支票租一台打字机。

30多年过去了,从美国总统高位上退下来的他完全“不差钱”。根据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美国卸任总统的退休金与现任内阁成员年薪齐平。目前奥巴马的退休年薪有20余万美元(相当于总统工资的一半),在5位在世前總统中是最高的。与此同时,奥巴马还在满世界“走穴”。他前往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出席活动,近日还到访中国。据说,他在华尔街的演讲出场费均价高达40万美元。

“我们只是白宫的过客”

和克林顿卸任之后仍活跃在一线帮妻子希拉里选举不同,奥巴马不仅多次公开表示米歇尔绝不会竞选公职,还改走低调路线,一副“只想做一名安静老干部”的姿态。

搬离白宫后,奥巴马一家在华盛顿卡洛拉马社区租了一栋外观朴素的3层别墅。奥巴马夫妇称,选择留下是因为15岁的小女儿萨沙正在华盛顿读私立高中。当然,另一方面,米歇尔也舍不得她在白宫的菜园子。早在2009年,米歇尔就在白宫南草坪开辟了一片空地,亲自在这里种下多种蔬菜。据说,在搬离白宫前,米歇尔舍不得这个悉心照料的白宫菜园,竟私人捐出250万美元维护和保养它。

奥巴马夫妇在大多数情况下回避着公众的关注。今年2月,奥巴马和两个女儿去百老汇观看了剧目《代价》。他们在灯光变暗后溜进剧场,又在灯光变亮前悄悄离开。直到坐在前排的一位观众发了推特,观众才意识到奥巴马也在剧场。今年8月,奥巴马夫妇送大女儿玛利亚入读哈佛大学时也没张扬。在美国特勤局职员的陪同下,两人离开女儿宿舍时戴着墨镜,一路低着头径直走上车。

“离开白宫是件好事,不用承担世界的重量,这样很好。”米歇尔公开表示。

卸任以来,曾雄心勃勃的奥巴马鲜有政治演讲,最多在位于华盛顿西区的新办公室组织一场私人鸡尾酒会。在木板装饰的极简风格房间里,酒会主人常常不打领带,与几十名老部下交谈。狭窄的走廊中摆放着自助式开胃菜,偶尔有人起身去拿一块奶酪。

然而晚餐时间临近时,这位前总统试图以其惯用的借口脱身。“他当时开玩笑说,如果他不回到米歇尔身边,他会有麻烦的。”曾在白宫通联办公室任职的彼得·韦尔兹回忆称。

奥巴马也没有对特朗普的执政过多地“指手画脚”——正如他的前任小布什在卸任初期也拒绝评论奥巴马一样。他只是按照美国政治传统,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的桌子上给特朗普留了封亲笔信,他在信里写道:“我们只是白宫的过客。”

在美国,信件通常被视为总统权力和平转移的象征。然而,特朗普一上任就声称遭到了奥巴马的窃听,还不遗余力地破坏奥巴马签过字的医疗法案,并收回了此前的移民和环境政策。

无法远离政治泥淖的奥巴马,只好一边在豪华度假胜地休假,一边通过发言人凯文·刘易斯作出回应,努力阻止共和党废除他任期内的重大政策。这个曾渴望成为“自由派里根”的男人,并没有用激烈的言辞“怼回”特朗普的挑衅,更没有带领民众游行示威,而是通过发表声明来澄清事实、冷静说理。他还尽量在发牢骚时略去特朗普的名字,如“有些人只看到短期利益,就拍案做出让大家都生气的事。”

奥巴马还是那个行事内敛、头脑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曾任奥巴马高级顾问的瓦莱丽·贾勒特对媒体说:“他现在很享受这种低调生活。他可以放松身心,深入思考,陪伴家人和朋友。”

热衷栽培年轻人

9年前竞选总统时,奥巴马总是把“我们将改变这个国家,改变世界”挂在嘴边。卸任后的他仍时不时提起这一口号。

和其他卸任总统热衷于艾滋病救治或外交事务不同,奥巴马似乎对栽培年轻人特别感兴趣。作为非洲裔美国人,复杂的身世背景曾让奥巴马对自我身份产生过困惑。奥巴马曾公开承认,他年轻时挥霍了不少青春,甚至吸食过大麻,没怎么思考它带来的伤害。“我没有认真上学,做我本应该做的事。有时,我让自己变得廉价了。”

然而后来,奥巴马的身价一路飙升,不仅当上总统,还在卸任后思考如何持续影响世界。今年10月,奥巴马首次重回政治舞台。来到新泽西、维吉尼亚州等地的他,为民主党参加2017年年末和2018年在国会和各州的竞选活动站台拉票。有成千上万的人排队买票去参加他的集会。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今年8月的民意调查显示,有51%的民众对奥巴马有好感。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不少底层平民和同性恋者表示自己曾从奥巴马在任时的政策获益。

不过,目前奥巴马更多从事的,是与政治无关的社会改良性事务。“对我来说,最激动的就是建造一个社交场所,可以让所有的年轻人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如果我们能让他们的成功在整个国家和全世界生根发芽,那么世界上没有什么我们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是他在10月31日出席奥巴马基金会第一次峰会时说的话。

为延续影响力,有不少美国卸任总统创立自己的基金会,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大手笔“捞金”了。按奥巴马的设想,奥巴马基金会正在成为实现“赋予青年领导者改变世界的能力”的平台,相关培训项目和社交网络将逐渐覆盖全球。

从竞选到卸任,奥巴马已不再年轻。但他却用“段子手”的口气对公众调侃道:“虽然我有白头发,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么老。”说完,他又摆出奥巴马式招牌笑容。

(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米歇尔老干部白宫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工作室手记
白宫附近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不要说话
堆沙堡
画中有话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六枝特区离退局“志愿服务在行动”
“逛”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