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

2018-04-19黄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4期
关键词:接地技术电力系统电气设备

黄丹

摘 要: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中,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为重要,而影响其安全使用的关键要点就在于接地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接地系统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以此在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中要特别对接地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在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确保设备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也能够保护用电的安全,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接地技术

前言

接地系统中的设备和线路具有很重要的防护功能作用,对于电气设备运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保护,保证各型设备的持续运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电气设备的普及和大规模应用,对于其接地系统的各种模式和功能作用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一、电气设备接地装置概述

(一)保护接地

用户或者检修人员在使用后者检查电气设备时,保护性质的接地系统能够防止出现安全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或者在出现故障问题能够合理的将危险降至最低,防止漏电或者跑电等现象发生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并且杜绝出现触电的危险事故,这种接地系统能够提高可靠的防护性功能,对设备中的电压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其过高或者不受控制之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和伤害。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设置的。在设置中是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进行接地。在电力系统中比如有中性点直接接地、间接接地、屏蔽接地、零线重复接地以及一些防雷接地,这些接地都属于工作接地。其中防雷接地时为了保证在有雷击的情况下保证设备运行以及人员安全,比如一些避雷针、避雷器等都属于防雷接地;重复接地则是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出现的一种工作接地,是为了防止因中性线路故障而对人身以及设备造成的损害;而屏蔽接地则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由于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的运行受损或者是对设备造成危害而设置的接地装置。

二、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和不接地。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安全性低,因为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和中性点会形成回路,从而接地相的短路电流会很大。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无上述现象,但是非故障相的电压会上升为原来的根号3倍,从而要求电气绝缘水平提高。我国目前对110KV及以上电压级的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系统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实际上是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我国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采用前两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系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采用后一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系统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不同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绝缘、通信的干扰以及继电保护等均有影响。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具备优点:不需任何消弧设备,减少设备投资,运行维护较简单。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中性点电位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主绝缘水平可以相电压为基准,降低了电网造价水平。解决了接地点的间歇性接地电弧引起的系统过电压问题。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具备优点: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源线电压仍然对称,可继续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持续性电弧可能烧坏设备,引发相间短路扩大事故。间歇性电弧将导致相与地之间产生弧光过电压,其值可达2.5-3倍相电压峰值,危及设备绝缘。

三、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

由于直流电流的作用,对金属腐蚀严重,使接触电阻增大,因此在直流线路上装设接地装置时,必须认真考虑以下措施。对直流设备的接地,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PE线或重复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线,且不能与自然接地体相连。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其厚度不應小于5mm,并要定期检查侵蚀情况。

四、接地装置运行

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应检查地面下500mm以上部位的接地体的腐蚀程度。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雨季前)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是否牢固可靠。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是否完好。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时的改进措施:增加接地体的总长度或增加垂直接地体的数量。 五、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措施

(一)严格遵循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中,有着一定的安装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接地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接地的要求来进行接地的装置,以保证接地的可靠性。一般来讲,在变电所内的接地装置中,对于接地体应该水平的进行铺设,并且对于接地体的选用也应该严格按照长为2.5m、直径不小于12mm,厚度不小于4mm的标准来进行,并且在材料的选用方面也要注意,选用圆钢或者是角钢,让接地在材料选用上具有可靠性。除了材料的选用,在接地的埋设也应该要按照规定,埋设的深度应该大于0.6m,以保证接地不受到冻土层的破坏。

(二)提高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人员专业素养

接地系统的运维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实力是工作中的硬性要求指标,电气设备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这些故障可大可小,危害性差异很大,以此其复杂性很高,接地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因此需要人们对于进行良好的维护,并对其运行进行科学的监管和维护,而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真实的专业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一些常见的故障问题能够做到合理的处置,要对处置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做到熟练于心,并且管理部门要逐步加强培养训练的力度,不断提升接地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加大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力度

接地系统和其大量装置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依靠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作为基础的保障,要对其设备的各项指标参数设置和矫正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巡视,防止出现偏差和错误,也不能出现漏洞和缺陷,要加强巡检巡视的次数和检查的力度,加大维护资金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应的检查设备和仪器,对出现的接地问题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和解决,防止各类安全隐患和事故出现。

五、结语

电气工程的自動化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关键地位,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性能。随着建筑结构模式越来越快的向前发展,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应加快发展步伐,与现状建筑相配合,使建筑的电气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设备的安全顺利运行,从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金良,曾嵘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02月

猜你喜欢

接地技术电力系统电气设备
试论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广电工程的接地技术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
电气设备及其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