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金融体系

2018-04-19吴晓球

金融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现代化金融

吴晓球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规模差不多,但是经济规模却相差甚远,目前尚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如果能够成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那么未来中国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中国未来所要构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少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第一,现代制造业、现代装备业以及体现现代产业进步的新兴产业,必须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用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这种简略的划分方法,我认为中国制造业即第二产业的后端部分一定是越来越发达的,服务业也是非常发达、占比很高的。这样的产业结构将更富有竞争力,传统工业社会的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下降,对资源过度依赖的产业比例主体会大幅下降,产业的科技水平将会更高,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

第二,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是绿色的、能體现出生态文明的经济体系。过去4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这个高速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外延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能够承受如此大规模经济体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以绿色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二个构成要素。

第三,未来中国经济体系应该更多地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而不是数量。十九大报告对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其中没有使用过去的百分比或者翻几番的目标。这表明,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更需要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

第四,中国所要构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是市场化的。中国所构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绝对不是封闭的,它会沿着更加开放的方向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以现代制造业与现代装备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但起核心作用的一定是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将更加突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分散和管理风险,使实体经济和金融风险处在一个合理配置的状态。

同时,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和基石的现代金融体系,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现代金融体系是高度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是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来配置,而不是通过机构来配置,当前金融体系中金融脱媒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金融不脱媒,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就完成不了,只有通过市场的力量才可以实现金融的脱媒和现代化。金融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全社会金融资产结构中,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不断提升。所以,要通过市场力量,通过脱媒的力量提升中国金融的功能,使金融从相对单一的融资功能过渡到融资与财富管理的并重。

第二,现代金融体系一定是高科技的金融体系,科技对金融的渗透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更加明显。未来科技对中国金融的渗透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现在我们已经看出了这种趋势,科技已经或正在改变中国金融的业态,改变金融的基因,甚至改变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架构。科技的力量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

第三,现代金融体系一定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金融是全球金融体系中最具有增长功能的一级,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外国资本可以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开放的、发达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后的重要回流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第三个必备要素。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现代化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